食养斋middot食科学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也处处有问题,吃错了,小问题致腹泻、大问题危及性命。

这不神农尝百草过程中,就因误食蘑菇而昏迷了。

相传,神农在南山采药,误食了一种毒蘑菇,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昏倒在一棵树下。神农苏醒后顺手拔下卧躺处青草,嚼其块根,后来竟痊愈。神农姓姜,叹这尖叶草让其重生,故取名为生姜。

这样的故事,在当代更是屡见不鲜。

这不又有一家五口,因误食蘑菇均住院治疗。

菌类中毒,喝甘草自救

今年雨水多,湿气重,人和粮食蔬菜都受罪,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菌类,尤其是地上长的蕈类可是生逢其时了,见雨就生,得湿就长。

菌类有毒,即使无毒的菌类、蘑菇,吃多了也会麻烦,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至出汗、流泪,这可不是吃出来的幸福感,而是可能中毒了。

这时候食养知识可就派上用场了,马上喝甘草水自救。

这可是千年的经验,历经万次重复过的,实践不只是检验真理,最重要的是有用。

用紫苏汤,解螃蟹毒

《世说新语》记载,晋毕卓嗜酒,曾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一生矣。”

于是,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便成为金秋时节四大风流韵事。

隋炀帝以蟹为食品第一。《清异录》记载:"炀帝幸江都,吴中贡糟蟹、糖蟹。每进御,则上旋洁拭壳面,以金镂龙凤花云贴其上。"

宋代更甚,有了专著蟹的书籍,傅肱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两部专著,分别记载了许多蟹的品种。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薛宝钗吟咏一首螃蟹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螃蟹味美,肉嫩,却不是一年四季都可食用的美味。

懂螃蟹的都知道,霜降后,才是吃螃蟹的最佳时机,能吃到真正的精华。

吃得不对,肠子里九曲十八弯,一不留神,可能会坎塞:流行坎止,阻塞气机,老外一听就知道是说癌症,中医一听就知道是说瘀阻。

螃蟹吃早了、吃多了对身体有害,就得喝紫苏汤,把紫苏煮好,咣咣咣一饮而尽,有效,千万别有解药就可劲吃螃蟹,再灵的药也有失效时候。

三乙老师特别提示

1、吃螃蟹一定要配藕汁

2、桔子不能和螃蟹一起吃,会让人得囊肿。

3、柿子不能和螃蟹一起吃,会腹痛腹泻。

《随息居饮食谱》:蟹,多食发风,积冷,孕妇及中气虚寒,时感未清,痰嗽便泻者,均忌。反荆芥,又忌与柿食,误犯则腹痛吐利。

4、螃蟹盖子里面有个脑骨,这个东西可不能吃,专门伤人的大脑。

南瓜配猪肉

古人吃猪肉,往往是“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帝五牲、候食牛、卿食羊、士食猪”。在王侯的眼里,猪肉是低等的食物,只有处于不上不下的“士"才爱猪肉。

宋朝有一才子,与他有关的诗词数不胜数,与他有关的美食也太多了。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茯苓饼...他就是苏轼。

苏轼喜欢喜欢猪肉,还发明了东坡肉。

北宋元丰二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受挫,被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职,薪俸大减,加上又拖家带口,生活十分拮据。正当临近穷途末路之际,他发现黄州粮多猪多,但黄州人却不喜欢吃猪肉。于是,他便时常买便宜的猪肉回来解馋,用老家四川眉州惯用的煮肉方式来烹饪。

一天,家里来客,他把猪肉下锅着水放调料,以微火慢炖后,便去与友人兴致盎然地下起棋来,直至局终,方想起了锅里还炖着肉。他本以为,如此一来,这一锅猪肉必定烧焦,却不料刚一进厨房,就闻见扑鼻的肉香,揭锅一看,只见块块猪肉色泽红润,汁浓味醇。尔后如法炮制亦同样味美,这般,便有了东坡肉。

猪肉现在是咱餐桌上的常见美食,红烧肉、东坡肉、红烧肘子、糖醋排骨,顿顿都离不开猪肉。

但《礼记》中是反对“君子”吃猪肉的。

猪肉性寒,吃多了使人暴肥,还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别说猪肉没毒,它可是慢性杀手,医家称其“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花钱费力健身,一口猪肉,白辛苦了。

吃猪肉除了配高良姜解毒,还得配一样蔬菜,就是南瓜。

在我国古代烹饪艺术集大成的巨著《调鼎集》中有道菜,名为南瓜瓤肉,就是用猪肉馅与南瓜为主要食材制成的。

有健脾养胃、

补中益气、

和中润肠的功效。

三乙老师特别提示

吃南瓜不能吃羊肉,

这叫一物降一物,

卤水点豆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sp/9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