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班组服务案例分享二

案例

协调向哈尔滨运送药品航班案例

1

第一部分媒体报道

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首都机场全力保障“救命药品”航班飞赴哈尔滨》:今晨,首都机场经多方核实,国资委将有支药品紧急调运至哈尔滨支援哈尔滨昨日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因当时哈尔滨大雾天气,首都机场该航线起飞航班均受到控制,因事件紧急,首都机场迅速协调空管、航空公司及各保障单位,安排HU航班执行此次飞行任务。首都机场股份公司领导亲临现场指挥保障,航班于09时08分起飞。HU航班已于10时39分在哈尔滨落地,为哈尔滨食物中毒人员送去救命药品。

2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

07:50,TAMCC接公司领导电话询问哈尔滨机场天气,气象系统显示哈尔滨能见度为米,管调告知哈尔滨天气一个小时后才能转好。

随后TAMCC向有关单位核实是否有飞往哈尔滨的要客航班。通过与国航方面证实,因4月9日,黑龙江发生特大集体中毒事件,需在4月10日早晨由北京急送一批药品至哈尔滨,由CA航班执行药品运输任务,搭载支药品,并随行一名押送人员。但因哈尔滨机场大雾,不满足飞机降落标准,原定运送药品CA航班(计划起飞时间07:30)推迟至09:30出港。

TAMCC通过与哈尔滨机场联系,得到当时最新的天气信息,得知哈尔滨天气07:20已经好转,能见度米,达到起降标准,TAMCC与国航方面协调尽快进行航班保障,但国航表示因航班计划原因不能在09:30之前出港。

在此情况下,公司领导快速决策,决定尽快协调由本场飞往哈尔滨的最早出港航班执行此次运输任务。

经查询本场最早飞往哈尔滨的航班为HU(计划出港时间08:30),TAMCC及时协调国航及海航,该批药品转由HU运输,并协调塔台,优先放行HU。

09:08,HU航班起飞,10:45抵达哈尔滨机场。

3

第三部分事件分析

1、指挥协调人员在接到公司领导询问哈尔滨天气的电话后,及时核实要客信息,才得知运送药品重大运输任务的信息,暴露出有关单位对重大运输任务信息通报不及时的问题;

2、通过与哈尔滨现场及时联系,得到第一手气象资料,在气象系统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下,为下一步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

3、在经过协调CA不能尽早出港的情况下,公司领导果断选择更换更早出港的HU航班运送药品,此点经验值得指挥协调人员学习;

4、在整个时间处置过程中,TAMCC没有主动跟进HU和CA航班的保障情况,而是在领导的询问下才向航空公司了解相关信息,没能及时为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暴露出对重大事件主动跟进意识不足的问题;

5、对整个事件的某些关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sp/6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