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又称食物传染性疾病。人在食入被微生物等毒物感染的食物后,出现身体不适,严重的会有脱水和腹泻等情况发生,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常见的食物中毒(五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入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感染的食物,引起机体中毒。通常发生在5-10月份,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常表现为腹痛、腹泻。
常见的有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猪肉、牛肉和肉制品;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米饭、米粉;含有肉毒杆菌的蜂蜜;被副溶血弧菌污染的海鲜。
防治措施:
1、防止食品污染
(1)宰前检验;
(2)宰后检验;
(3)储藏、运输、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卫生特别是熟肉制品。
2、控制繁殖
(1)低温贮存;
(2)加盐量达10%。
3、食前彻底加热
(1)肉块深部温度≥80℃;
(2)肉块≤1kg,持续煮沸2.5~3小时。
二、真菌性食物中毒
食用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且死亡率也较高。发病具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
常见的有:霉变甘蔗;赤霉病的麦类、玉米。
特点:
(1)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工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
(2)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
(3)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要一定的温度,因此中毒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和波动性等流行特点。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率具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而且没有特效疗法。
1、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的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肌肉、血液也有毒素。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最强。常见于清明节前后及海河交界地区,病死率高。
2、鱼胆中毒
你是否还在相信吃胆可以治病的传说吗?
在生活中大家常吃到的鲤科类的鱼均为胆毒鱼类,即胆汁有毒的鱼类。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里面的胆汁毒素对人体是有毒的,其中属鲫鱼的鱼胆最毒。
如果误食了鱼胆,在病人清醒的情况下,可通过催吐的方法解决,医院救治。
四、植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植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如含氰甙果仁、木薯、菜豆、毒蘑菇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率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如毒蘑菇中毒多见于春、秋暖湿季节及丘陵地区,病死率较高。
1.扁豆中毒
扁豆烹调加工方法不当,加热不适,毒素不能被破坏,即可引起食物中毒。
2.豆浆中毒
由于引用未加热彻底的豆浆,里面有害的胰蛋白酶抑制素未被破坏,导致人体中毒。
3.发芽马铃薯中毒
发芽马铃薯中龙葵素远高于正常(龙葵素也可见于未成熟西红柿),如果一次吃进毫克龙葵素(约吃30g已变青、发芽的土豆)经过15分钟至3小时就可发病。
高温、加醋可降解部分龙葵素,但是发芽的土豆还是要节制食用,如果吃土豆时口中有点发麻的感觉,则表明该土豆中还含有较多的龙葵素,应立即停止食用,以防中毒。
4.毒蘑菇中毒
平时我们分辨毒蘑菇的方法如:菌柄上同时有菌环和菌托,菌褶剖面为逆两侧形的蘑菇多数有毒,颜色鲜艳的都是有毒等,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有时还很可能造成误判。
科学的办法就是不要相信某某的经验判断,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菌吃!
五、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如有机磷农药、某些金属或类金属化合物、亚硝酸盐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急救处理
1、排出毒物:可使用催吐、洗胃等方法,尽快排除胃肠道内未被吸收的毒物。
催吐: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喉咙深处,同时可以喝点盐水。但是已经昏迷的人不适用(以防误吸)。适用于进食(毒)2小时内。
洗胃(升级版的催吐?):将一定成分的液体灌入胃腔内,混和胃内容物后再抽出,如此反复多次。建议在进食(毒)2小时内洗胃。
导泄:进食(毒)超过2小时以后,食物已经进入小(大)肠,此时催吐效果不明显,考虑(药物)导泄。
上述3种排毒方法,操作(药物使用)不当,会有很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不是紧急情况,慎重自己操作!
2、防止食物吸收,保护胃肠道粘膜。
3、使用特效解毒剂。
4、促进已被吸收毒物的排泄。
5、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所谓病从口入,口入最多的还是食物,预防食物中毒时刻不能麻痹大意,尤其是对于搞集中食物供应的部门来说更是如此。
以下介绍中毒的其他相关知识
毒物的分类
腐蚀毒-指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如强酸、强碱及酚类等。
实质毒-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如砷、汞重金属毒。
酶系毒-抑制特异性酶的毒物,如有机磷农药、氰化物等。
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及某些蛇毒等。
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的毒物。如醇类、麻醉药、安定催眠药、士的宁、烟酸、古柯碱、苯丙胺等。
毒物的祛除
1、由皮肤、粘膜吸收的毒物:如甲醛,用清水清洗体表、黏膜。
2、经呼吸道吸入的毒物:如一氧化碳,脱离中毒环境。
3、经口进入、未完全吸收的毒物:迅速采用催吐、洗胃、导泻、吸附等方法除去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除有禁忌者外)。
4、已完全吸收的毒物:利尿(经肾排泄毒物)、透析。
解毒药
1、特效药
2、阻止毒物吸收、分解毒物的药
(1)催吐剂-0.2%-1%硫酸锌、1%硫酸铜、阿朴吗啡
(2)导泻剂-20%-30%的硫酸镁或硫酸钠
(3)吸附剂-药用炭50-g内服
(4)沉淀药-糅酸、牛奶
(5)破坏剂-碳酸氢钠、高锰酸钾1:
3、加速毒物排泄药
(1)利尿药-呋塞米、甘露醇、山梨醇。
(2)碱化尿液药-碳酸氢钠、乳酸钠。
生活中,中毒事件此起彼伏,除了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等也时常发生,对于这类中毒的认识与急救也是你该知道的。想要学到更多简单明了的急救知识,下期再见!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想看
为什么你生完孩子就再没有过高潮……
流感病毒悄然转变?甲流来了?
别说身体没告诉你:这4个“危险信号”一定要看到!
原来医生家里放的是这些常备药啊!
买阿胶比炒房还赚钱,国家卫计委为它道歉
好好吃饭,把真相分享出去哦~
白色情人节一起大胆谈「性」,就要有情、有趣、用力爱!
啪啪不和谐,困扰的男题,还有反反复复的妇科疾病……
3月14日爱问医生义诊日两性专场来解救!戳链接设置活动提醒,别错过↓↓↓
可以和爸妈一起看的靠谱健康干货,戳“阅读原文”~内容转载自
健康科普联盟盟主了解更多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博客营销北京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