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08180.html千万注意!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爱吃粉在广东,河粉是大家的最爱无论是早餐还是宵夜无论是汤粉还是炒粉河粉几乎可以贯穿广东人一整天的饮食每当不知道吃啥的时候来一碗粉就对了不过就是这道看似寻常的大众美食有人吃后却疑似中毒而丧命吃河粉后疑似食物中毒5人送医1人亡7月28日,广东惠来神泉镇发生了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11位顾客在“石头肠粉店”食用河粉后(俗称“粿条”),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目前,已有5人送医治疗,其中1人医治无效去世,2人病情较重,2人病情稳定,另有6人因症状较轻,在居住地治疗观察。据澎湃新闻报道,惠来县市场监管管理局人员称,省疾控专家判定为米酵菌酸中毒。视频来源:澎湃新闻其实因食用河粉中毒的事件此前也有发生过年10月2日,河源市东源县半江镇的杨先生一家吃了河粉,随后小女儿出现了不适症状。医院抢救,最终抢救无效死亡。10月24日,杨先生和其妻子也出现了头晕、呕吐的症状。在当地治疗没有好转后,医院治疗。可惜,杨先生的妻子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而杨先生继续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目前,杨先生已经脱离危险期,身体体征恢复正常,转入普通病房。相关部门取样检测后认为,这是一起食用变质食物,引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警惕黑木耳、银耳、湿米粉、河粉等米酵菌酸中毒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已被证明可能存在于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中。近期,天气炎热,食物更容易变质。泡发的黑木耳、银耳和湿河粉、米粉、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谷类发酵制品以及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薯类制品,存放时间过长,容易被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会损害人的肝、脑、肾等器官,导致食物中毒。
为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8月1日晚上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醒: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①普通人购买时,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在选购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尤其是散装销售的,要留意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以及是否在冷藏条件下。在选购木耳、银耳时,要选取具备正规资质的食品经营者进行购买,同时要注意销售环境的卫生状况,选购有生产许可的正规产品,并注意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②食品经营者在购进上述食品时,落实经营主体责任,做好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工作,确保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证;冷藏保存并在保质期内销售完毕。储存销售散装的湿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应当在储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家庭制作要注意冷藏储存和及时食用
湿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一旦储存不当受到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毒素,加热烹制也无法消除,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湿米粉要冷藏储存且应在当天食用完。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出现可疑症状,立即就诊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燥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医院救治,对症治疗。除此之外这些“毒食物”也要远离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深圳大事件综合自广东市场监管、和畅惠来、人民日报
视频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Mary
-End-征稿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xh
yxj.org.cn请注明:医院+科室+姓名
来稿以word文档形式,其他不予考虑
小编-Mary
更多医疗资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