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食用贝毒素超标的贝类可能引发食物中

7月7日晚,

舟山市嵊泗县食安办发出“消费警示”。

文中称:

近期嵊泗县东部海域赤潮频发,受赤潮影响,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定量抽检东部乡镇海域养殖贻贝发现贝毒素超标,嵊泗县市场监管局在该县中心农贸市场摊位定性抽检野生贝类“毛娘”也发现贝毒素阳性。嵊泗县食安办特此发出消费警示,食用贝毒素超标的贝类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提醒广大群众近期不要采集、购买养殖贻贝和野生贝类“毛娘”等海产品。

时下进入淡菜的上市旺季,

台州人也蛮爱吃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嵊泗厚壳贻贝养殖面积超1.5万亩,占全县总养殖面积的70%以上。年,嵊泗县厚壳贻贝产量超过8万吨,产值达5亿元以上。

吃淡菜,还得悠着点

淡菜是浙江人常见海鲜之一,来自嵊泗的淡菜因个大鲜嫩、价廉物美而深受很多人的青睐,有清煮、酒腌等多种制法,是佐餐下酒佳品之一。近年来,宁波、舟山等地因为吃淡菜而导致腹泻、呕吐等事例并不鲜见,医院在夏天会收治多例病患,不过病情症状普遍较轻。

“腹泻性贝毒”是贝类摄取有毒藻类在体内积累的毒素,属获得性毒素,与海洋中赤潮爆发有关联。人食用受“腹泻性贝毒”污染的贝类后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贝类毒素无法通过加热煮沸分解,而且具有突发性和广泛性,由于其毒性大、反应快、无适宜解毒剂,给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

针对淡菜等贝毒素超标问题,宁波市农业、市场监管和卫健部门往年的通常做法是暂停来自问题地区的淡菜销售,已经上市的淡菜就地销毁。同时加强对海洋赤潮的监测,一旦发现有赤潮爆发,影响贝类质量安全时,将暂停影响区域内的淡菜采捕。对外地进宁波市场的淡菜等贝类产品加强监督抽检,发现不合格产品一律下架销毁。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yf/5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