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方智群
本文摘自我年《词解流程》书稿残篇;
未得坚持,初次分享于此。
从流程的定义可知,任何过程,均包含:
输入(I)、过程(P)、输出(O)这三大基本要素。
举例1:吃饭过程(食)
①输入(I):饭菜(预定义输入),白开水/味道(伴随输入),致病菌(干扰输入);
②一组过程(P):夹送→咀嚼→唾液混合→下咽→胃蠕动→胃液混合→消化→吸收→代谢;
③输出(O):饱/能量(预期输出),代谢物(伴生输出),食物中毒/拉肚子(非预期输出)。
举例2:过马路过程(行)
①输入(I):过马路需求(预定义输入),红绿灯信号/交通规则(伴随输入),交通信号等故障、路人甲闯红灯的行为诱导(干扰输入);
②一组过程(P):一望、二看、三通过;
③输出(O):安全通过(预期输出),等红绿灯(伴生输出),闯红灯、车祸(非预期输出)。
(一)什么是输入(Input)?
1.输入,是一个或一组被利用于实现预期输出的元素(集)。从过程的关联属性来看,除去起始端输入与终止端输出外(价值循环,实际并不存在纯粹的起终点),任一过程的输入,都是上一个或一组过程的输出,任一过程的输出,都为下一个或一组过程提供输入,所以,输入和输出是互相接口、嵌套的,切断这种关联,可能就会造成流程的断点(Disconnect)。
2.输入,为过程的转化提供了价值附着的载体。
举例3:雕像过程:雕像过程,是将石头(输入)雕琢(转化活动)成艺术品(预期输出),艺术家将艺术的想象,通过雕刻这一活动,附着在石头上,使普通的石头变成了具有高价值的艺术品,这种情况下,石头(输入)成为了价值附着的载体。
(二)要充分地理解输入,我们就要对输入进行分类。
1.按其不同形态划分:
序号
输入
类型
具体描述
1
物质
(M)
系指可见可感的实存客体。
1)主处理对象:原材料、半成品、待加工物;
2)过程经费、投入资金。
注:辅料、工具等,鉴于其为过程常备资源,可细分放入Re资源项中。
例如:塑料米、钢材、包材、电子元器件、培训经费、项目预算、采购预付款。
2
能量
(E)
过程转化所需的能量。
含;水、电、气、风、热等,可细分放入Re资源项中。
例如:工业用电、蒸汽、压缩空气、汽油、燃料等
3
信息
(I)
触发或规范过程运作的有用的文字、数字、符号等集合。
过程策划、行政指令、顾客需求、新品创意、市场机会、加工要求、产品或服务的特征或属性等;
信息是输入的关键要素,通常由过程上游向过程下游传递,信息因其无形,故在过程分析时,容易被忽略,因而导致过程输出无法满足预期要求,正所谓:“万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例如:客户订单、生产日计划、领导交办事项、产品图纸、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客户服务标准、市场分析报告等。
2.按其不同状态划分:
序号
输入
类型
具体说明
1
单一
输入
通常为单一过程的单一输入。
例如:技术高工作为单角色所制定的单一方案输入。
2
组合
输入
组合输入可能来自上游并行多过程的输出,这些输出都为本过程提供输入,它们以组合的形式进入本过程,彼此关联性较弱,可进行拆分。
例如:借助德尔菲(Delphi)背靠背的决策机制所产生的独立性专家意见输入。
3
复合
输入
组合输入可能来自上游并行多过程的输出,这些输出都为本过程提供输入,它们以复合的形式进入本过程,彼此关联性较强,不可进行拆分。
例如:跨职能团队通过脑力激荡(BS)所形成的综合方案输入。
3.按其不同形式划分:
序号
输入
类型
具体说明
1
一次性
输入
过程输入一次性由上一个过程向下一个过程完成交付,中间不存在二次交付和补给交付,通常一次性输入是可以被预定义的,即过程所需的输入要素(物质、能量、信息)根据预期目标的输出,结合过程的产出能力(产能),在过程开始之前一次性向过程所有者(Owner)完成配给。
例如:年度培训计划
2
持续性
输入
带有过程渐进明细的意味,
A.上一过程持续输出;
B.上下游过程并行;
C.探索性创新、迭代过程。
例如:制程巡检过程的在制品
3
补给性
输入
为了避免一次性交付而给过程带来库存积压过剩,在输入端紧缩过程输入量,并预留过程的补给,有时补给性输入也体现在部分客户要求的变更过程,客户增加或减少产品功能或需求。
例如:生产补料设备备品备件
4.按其发生频率划分:
序号
输入
类型
举例
承接过程
1
日输入
生产日计划
生产控制过程
2
周输入
新品开发项目周滚动计划
新品开发过程
3
月输入
供应商月度绩效评估报告
供应商辅导过程
4
季输入
业务季度销售预测
要货计划管理过程
5
年输入
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执行过程
6
随时
输入
流水线的产出的待检品
产品检验放行过程
在推式流程设计中,输入(I)通常是过程的触发(Trigger)信号,这种信号从上一个过程输出,进入到下一过程,触发下一个过程运转(发令枪),而在拉式流程设计中,这种输入,也可以是下一个过程为确保向其顾客完成最终交付,而拉动上一个过程为其提供价值转化所需的加工质料。
5.按其合目的性划分:
序号
输入
形式
具体说明
1
预定义
输入
符合过程期望的有益输入,这种预期包括又体现为刚刚好,即:不多、不少、不快、不慢、不早、不晚,可定义为: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场合、按需要的量和频率,向过程提供了其所需要的输入。
例如:饭菜、饥饿的信号
2
伴随
输入
可预期的必要的输入,通常可再细分归在Re配套资源中。
例如:白开水/味道
3
干扰
输入
A.非预期的输出物:来自上一过程的输出未符合RC放行准则审查,而向下一过程提供输入;
B.意外的能量释放:能量浪涌,可能会给过程稳定而持续的产出带来冲击和不安全的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将能量的意外释放,视为危险源。
C.信息的失真或变异:通常发生在编码、传递、解码三个过程,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非预期的偏离,如:信息噪音、信息损失、多指令信息干扰、发送端错误编码、对信息进行不当裁剪编码、加油添醋地编码、或接入端错误解码,或过度解码,等因素造成了输入的偏离,这些偏离出现在信息渠道的选择上,也可能局限于发送方与接收方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及沟通技巧上,这一点我们在Ro角色里具谈。
例如:朋友圈深夜放毒、掺入饭菜的致病菌
D.不合适宜的输入:分为过早、过晚、过粗、过细、过多、过少、过快、过慢的输入(详见下表)。
6.不合适宜的输入
序号
维度
输入
类型
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1
时间
过早
输入
物质、能量或信息都具有时间的效用属性,过早的输入可能会造成:
①输入等待、库存积压、资金占用;
②输入物过期变质;
③信息失真或模糊,而无参考价值;
④资源的机会成本(本可实现更大的价值效用而没有)。
例如:销售部门在年初将明年的销售预测编制,输出给生产计划过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销售预测的输入对当下生产计划的排程,并不产生实际的参照价值,应进一步分解至月度预测。
过晚
输入
远水解不了近渴,过晚的输入会带来诸多不良的过程失效:总体进度延误、输入贬值。延迟的输入,输入迟到会使得输入贬值,输入的效用在于需要其进行输入时能够及时输入。
例如:设备故障维修,配件紧急从仓库领出使用后,再2个工作日至ERP系统补走领料单。
2
精度
过粗
输入
产品开发输入确认单,关于产品开发执行标准一栏写到: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
过细
输入
信息的精确度,取决于过程加工的需求,过细的信息加工实际上是一种浪费。
3
数量
过多
输入
会造成物质材料剩余的浪费,过度的信息收集,非关信息干扰可能冲击过程的加工能力而造成过程的积压和产能瓶颈。
例如:公司的量具校准需求,集中在某一月份输入给量具校准过程,给量具内校能力带来挑战,同时集中的量具校准需求,造成同一时间量具均不可用。
过少
输入
过程输入不足,如物质资源输入不足,会造成过程停转待料,信息指令输入不足,会造成过程执行错误,增加过程返工或报废的风险。
4
速度
过快
输入
输入的速率应和过程的加工能力相匹配,有时候我们通过过程改进来扩充过程的产能,但有时候,我们通过“限制在制品流量”(精益看板的流动)来保持过程的产出均衡。
例如:人不宜在同时间从事多任务,这样会导致注意力分散并提高注意力切换的成本,多任务指令的输入可能给一个角色的作业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慌乱而打破原有的工作节奏,使未完成品积压,而完成品输出受限。
过慢
输入
过慢的输入会造成过程等待、过程空转,也会导致最终过程产出不足,导致总体交付延误。
(三)输入管理
1.可以名状:过程输入的表达
过程输入一定是“名词”表达,且有时须是“形容词+名词”表达。
举例4:蛋炒饭过程
如果将“蛋炒饭”过程,输入表达为“蛋”,实际上是不够准确的。要知道,蛋炒饭过程的增值在于:蛋的状态的改变,即:由生到熟,实现可食用价值的转化,所以,蛋炒饭过程的输入不能笼统地说成是“蛋”,而应该增加定语(adj.形容词),如:生鸡蛋。
2.以终为始:对过程输入进行预定义
以终为始,是一种从未来回看现在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结果导向思维,过程为输出预期结果而创设,所以过程必须服务于结果的实现,以终为始,同时也是一种顾客思维,就是从过程的输出来定义过程的输入应该是什么,为过程的输入建立标准,设定统一的门槛,并将此标准提前分发共享给过程输入的提供方,作为其过程输出的控制标准。
过程输入控制准则(ICC),应包括:
序号
控制维度
具体说明
1
时间(When)
何时、以什么样的频率?
2
空间(Where)
何地、在什么场合?
3
提供者(Who)
何人,谁负责接口?
4
形式(How)
以什么样的渠道、格式、模板、载体?
5
质量(What)
物质属性、要求
6
数量(Howmuch)
多少合适,不会不足或过剩?
表:过程输入控制准则ICC
序号
过程
名称
过程输入
输入控制准则(ICC)
1
成品
检验
待检产品(物质)
检验规范要求(信息)
A.待检品应以码垛形式整齐放置在待检区;
B.检验规范应在检验现场可便利获取;
C.检验规范需为受控最新版本。
2
原材料
采购
PR采购订单(信息)
A.PR采购订单应根据不同物料采购周期提前在ERP系统下达给供应商;
B.采购订单应经ERP工作流批准;
C.采购订单信息应明确采购物资类型、供应商、物料编码、规格、数量、含税单价…
3
员工
培训
培训计划(信息)
培训课件(信息)
A.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模块、内容、受训对象、课时、讲师、形式、课程验收等…
B.培训计划应经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批准;
C.培训课件应在培训前2周以PPT形式输出;
D.培训课件需经培训部审查通过…
4
生产
过程
生产制令(信息)
生产投料(物质)
压缩空气(能量)
5
…
…
…
6
…
…
…
7
…
…
…
3.过程输入的准入控制:
上一过程的问题输入,可能会在本过程被部分修正,但通常不会被完全消解,它会顺着过程向输出端迁移,成为问题产出。根据“GIGO”原则,GIGO:GarbageInGarbageOut,无用输入,无用输出。正确的输入,是确保正确输出的关键。病从口入,摄入变质的食物,会导致食物中毒或拉肚子这一非预期输出,故而使用前的食物确认,变成了源头控制的关键。
将过程的检查点(ControlPoint)设在输出端,无异于结果“尸检”,将过程控制点前移,会减少过程失效所带来的返工、重做或报废成本,对输入的确认,譬如“孕前体检”,而对过程的监控,譬如“产检”。因问题输入可能给过程造成破坏,或无法实现预期输出,所以在流程设计时,通常会在输入端植入必要的检查点或控制点。
举例5:动车站的测体温、验证健康码、行李安检即是对乘坐动车过程的输入控制。
4.一视同仁:对过程输入的一致性控制
同样的过程应该确立同样的准入门槛,否则就会存在“寻弱效应”。
举例6:疫情期间,很多公共场合都要求进入者出示健康码,但由于前期信息系统不集成、未打通,所以造成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准入要求,且互不承认,这给很多出行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每到一个地方都得下载安装注册该地所要求的APP,来调出满足输入要求的健康码。
举例7:某公司原材料进料不合格评审流程,文件明确规定:所有原辅材料进料外观类项目检验不合格,可由QE工程师以上级别的人员批准后,方可特采使用,因品保部内部对QE人员并未存在职责的划分,所以在具体的不合格评审流程执行过程,采购员为了不合格进料能够被最终让步接收,就拿着,到处找QE工程师签字特采,A不同意,就找B,直到找到最终同意的那个人签字为止,这种“避实击虚”的过程也叫做“寻弱效应”。
四、下一步行动建议:
1.梳理组织各业务过程IPO清单;
2.以终为始,借助过程输出反推过程输入;
3.定义各过程输入标准(准入门槛设计);
4.形成过程输入的定义与控制标准;
5.必要时,将信息类输入进行模板化设计;
6.将输出控制点(OCP)前置为输入控制点(ICP)。
.05.01作者
方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