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
各位市民是不是都在吃吃吃?
各种海鲜大餐!
海鱼、螃蟹、虾类
还有各种各样的贝类
在众多类海鲜里
有一种海鲜非常常见
它就是海虹
也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青口、淡菜
它因为肉质鲜甜而常见于我们的餐桌上
但是最近4~5月赤潮高发期
最好不吃
根据多地的报告显示这一时期青口普遍包含毒素
男子食用“青口”中毒身亡!
此前有报道称,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陆续出现9例食用海虹中毒患者,患者都不同程度出现乏力、恶心、呕吐、气短、胸闷、头晕等症状。
此后不久,唐山市曹妃甸区也出现2例食用海虹中毒患者,其中1名经抢救无效死亡。两男子煮食从电厂冷却水入水口处采集来的贝类海虹及花蛤,每人食用海虹十几个,1小时后出现唇舌指端麻木等症状,随后立即入院就诊。其中一名男子因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男子治疗期间,病情加重,被转入ICU进行治疗,期间曾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多地发布预警通告
海虹、织纹螺,近期需要谨慎食用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根据近期检测结果,海虹体内所含麻痹性贝类毒素已经超出安全限量标准两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毒。当下还是织纹螺生产的旺季,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也于近日发布提醒,每年4到9月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5分钟,最长可达4小时。提醒大家外出用餐切勿食用织纹螺,以免发生意外。
海虹含有哪种毒素
引发哪些中毒症状?
那么海虹所含的究竟是哪种毒素?
如果误食,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
海虹什么时间能放心吃呢?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专家表示,贝类毒素一般可分为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和健忘性贝类毒素等。目前这四类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均无特效治疗药物。
这当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被认为是事故发生频率最高、分布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种。其中毒的主要症状有头晕、呕吐、腹泻,口唇、面部、脖子感觉刺痛和麻痹等,严重者甚至会窒息死亡。
难道说味美价廉的海虹以后都不能吃了吗?当然不是近几年监测显示,海虹所含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发生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每年3月下旬随着气温升高,海水中的有毒藻类生长茂盛,以此为食的海虹体内毒素含量自然跟着升高,“五一”期间正是毒素积累的高峰期,而一般到了6月份,海虹体内的毒素含量就会降到限量值以下。也就是说,一年当中,除了3到6月,其他时间是完全可以放心吃海虹的。
海鲜味美,人人都能享用吗?
随着天气转暖
又到了各种海鲜大量上市的时候
海鲜虽然美味
但是人人都能享用吗?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以下六类人群不适宜吃海鲜
过敏体质的人。如果湿疹皮炎处于急性期或者曾经对鱼虾有过过敏的人,食用海鲜的话有可能加重过敏的症状;
痛风患者;
血脂比较高的人。海鲜中的螺类、贝类、蟹类,尤其是蟹黄胆固醇的含量很高;
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者。海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过多摄入会增加肝肾的负担;
凝血功能障碍者;
孕妇或者处于备孕、哺乳期的妇女。海鱼体内汞的含量比淡水鱼高一些,汞进入体内可以直接和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会妨碍生殖细胞的功能。有研究发现,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每周食用海鲜四次,每次克以上,就有可能会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食用海鲜时还要注意哪些?
01
处理海鲜要注意
如果皮肤上有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
不要接触海水以及海水中的海鲜等生物
处理海鲜食品时,尽量戴上手套
02
一定要完全加热
海鲜,不能生吃
其中包括生鱼片
制作生鱼片的过程中
鱼肉很容易被鱼鳍和鱼皮上的创伤弧菌所污染
食用同样存在感染风险
高温烹调可以杀灭海鲜中存在的寄生虫
和病菌等有害物质,降低食物中毒风险
03
生熟分开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食材、
烹饪工具(案板、刀具等)的生熟分开
避免交叉感染
04
要限量
由于海鲜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物质
不宜大量食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每日吃鱼、
虾类食物50—克(不超过2两)
虽然说
我们爱吃海鲜
但是在食用美食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安全噢
新鲜的民生报道,专业的城建信息,丰富的旅游资讯,地道的吃喝玩乐,爱上张家界的N个理由!
想爆料、发布便民信息好玩的、好吃的、有趣的即刻扫码发布张家界天门山下~澧水河
大美白马泉◆张家界司机注意!5月6日起,副驾驶不系安全带罚款20元!◆张家界人注意!近期别穿黄色、绿色衣服出门!否则…◆张家界人注意!5月1日起!遛狗不牵绳违法!◆张家界人注意!当心这些小东西!来源:花样南昌、央视财经、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