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发霉食物千万不要再吃,小心食物中毒

 导语

潮湿的天气,食物放不久就会变质,长出灰色、绿色的“毛”。不仅看着恶心,吃着还有毒。那些灰色、绿色的“毛”,其实就是霉菌。

霉菌在一定条件下会释放出有毒的真菌毒素。吃了发霉的食物,会导致霉变食物中毒,或称真菌毒素中毒。

食物中毒,有些是看得见的,有些是看不见的,但以下几种霉变食物是万不可再吃的:

1、最常见中毒:霉变花生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物质的毒性中名列第一。

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损伤的是肝脏,也可以引起肾脏损伤。急性中毒的情况比较多见,表现为急性肝损伤。慢性中毒即中毒的时间长了,会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产生这种毒素的黄曲霉菌,喜欢生长在果仁和含油的种子内。此外,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粮食也容易有这种毒素。

“从临床接诊到的病例来看,霉变花生引起的黄曲霉毒素中毒是最主要的。”张占卿说。

2、长毛的馒头

馒头受到霉菌污染,会长出肉眼可以看到的“毛”。有些人会将长毛的馒头用水冲洗后继续食用。这样的确可以去掉大部分的霉菌,但只能去掉馒头表皮的霉斑,深处的却是洗不掉的。而且,一般的烹饪加热也不能全部杀死霉菌。

3、霉变的糕点

如果是含有油脂或果仁的糕点,在霉变的同时还会发生酸败,有哈喇味。跟馒头一样,仅挖去霉斑的糕点仍然存在毒素,不能再食用。

4、发霉的苹果不能吃

很多人以为发霉的苹果只有烂掉的部分被霉菌感染了,只要把这部分切掉,剩下的部分还是好的,也可以继续吃,其实并非如此,一旦食物开始霉变,还没有完全变质的那部分也已经进入到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大量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和毒素。

如果我们吃下去,很可能会出现急性中毒,发烧、腹痛、呕吐、厌食等身体上的不适,至少得折磨我们三五天,严重的甚至会在几个月后发生中毒性肝病表现,黄疸、肝脏肿大、肝区疼痛、脾大、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还可能出现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症状。

5、苦味的红薯,有毒

甘薯,又称红薯、地瓜。如果储藏不当,比如储藏时间太久,或者储存在过于潮湿的地方,红薯会受到黑斑病菌的侵袭,发生霉变。而且,即便用水蒸、煮或火烤,也不能破坏其中的真菌毒素。

张占卿介绍道,霉变甘薯中毒比较常见,“这种霉变的甘薯,苦味道的,主要引起的是肝损伤。

6、吃霉变甘蔗,或成植物人

民谚道:“清明蔗,毒过蛇”。“霉变甘蔗中毒也是临床上常见,但容易被忽略的真菌毒素中毒。”张占卿说。

霉变甘蔗中毒主要会引起神经损伤,会使得神经髓鞘出现变性。这是比较难以恢复的神经损伤。

媒体曾有报道“吃霉变甘蔗中毒成植物人”。张占卿认为,确实有这种可能。

由于用水洗、加热等方法都无法去除黄曲霉素,所以想在生活中远离黄曲霉素,普通人能做的最主要的就是不吃霉坏、变色的食品。同时要特别注意,冰箱里存放的食物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谷类食品超过两天最好就不要吃了,有霉变的食物绝对不能吃。如果冰箱中有食物出现霉变,其他食物则很容易被感染,应及时清理冰箱,最好养成定期清洁冰箱的好习惯。

假如食用了霉变的食物,并且发生了中毒症状,首先要马上送院,并把吃的霉变食物保留下来。这对后继的诊断、卫生防疫部门检测查找引起这次食物中毒的毒素有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中毒早期,即刚开始出现消化道症状时,洗胃、催吐可能有助于减少毒素吸收,但多半无济于事。

而导泻,理论上可能并不可取。因为它可能会反而促进毒素迅速进入肠道,加速吸收。事实上,真菌毒素中毒也几乎不出现腹泻,所以不要轻易导泻。

预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则

要洗手

调理时,手部要清洁,伤口要包扎。

要新鲜

食材要新鲜,用水要卫生。

要生熟食分开

生熟食器具应该分开,避免交互污染。

要彻底加热

食品中心温度应该超过70℃。

要低温保存

保存低于7℃,室温下不宜久置。

长按识别







































白癜风有效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qw/1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