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怎么

本篇专业性较强,各位亲们略看了解一下,为以后的小儿食物中毒的作学习铺垫

食物被细菌、细菌毒素、真菌、毒物污染或含有毒性的食物所引起的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重症常发生各种并发症造成患儿死亡。食物中毒多发于夏秋季,起病急,但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常常同时有数人或数十人发病,症状相似,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趋势。

1.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者可有脱水、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常有发热;患者大便呈稀便,可有黏液、脓血,有腥臭味。

2,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中毒临床各有特点:

(1)沙门菌中毒:多由食肉或内脏引起,尤其是病死的家畜。潜伏期为6~24h,最长可2~3天,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乏力等症状,可伴皮疹,大便有脓血。病程1~3周,严重时可引发死亡。

(2)葡萄球菌中毒:食用剩饭菜、污染的肉、奶、蛋类等后引起。潜伏期短,一般3h,表现吐、泻,以吐为主,发热不明显。

(3)嗜盐菌中毒:由食海产品或用盐腌渍的食物引起,潜伏期8~12h,有腹痛、腹泻伴呕吐,中度发热,大便呈洗肉水样或脓血便。

(4)肉毒杆菌中毒:肉毒杆菌为厌氧菌,多因食过期罐头、腊肠或密闭贮存食物引起,潜伏期1天至数天,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有头痛、眩晕瞳孔散大、软弱无力、眼睑下垂、复视、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吞咽和呼吸困难,失音,可因呼吸麻痹死亡。

(5)大肠埃希杆菌:潜伏期短,一般4~12h,症状轻,以腹泻为主,大便腥臭味,很少发热。

(6)真菌:一般先有胃肠道症状,而后出现肝、肾损害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惊厥、昏迷,有些真菌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一、西医

医院就医、对症治疗为主。

1.如果食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但如果病人食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选用针对肠道菌的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吡哌酸、庆大霉素口服、呋喃唑酮(痢特灵)、小檗碱(黄连素)等。

2.肉毒杆菌可给多价肉毒血清5万U,肌内注射,每6小时1次,连用2~3天,先作皮内试验,婴儿不提倡使用。要早用,超过48h后效果甚差。

3.纠正脱水、酸中毒,吸氧,降温,有条件时应监护,以防病情发展。

4.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ml加水ml,稀释后一次服下。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5.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

2、预后

中毒发生的年龄、种类、剂量、时间长短、救治是否及时和合理等因素影响病情进展与预后。

多数轻、中度中毒小儿在得到及时和合理救治后完全恢复,重症中毒可致死。另外并发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中枢神经衰竭的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后遗症或其他脏器功能残障。

一、并发病症

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肉毒杆菌中毒可引起失明,吞咽和呼吸困难,因呼吸麻痹死亡;真菌可引起肝、肾损害,惊厥,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1、脱水:指人体由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时补充,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严重时会造成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需要依靠输液补充体液。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2、酸中毒:是内分泌科疾病,体内血液和组织中酸性物质的堆积,其本质是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上升、PH值下降。

3、休克: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休克的发病过程可分为休克早期和休克期,也可以称为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

4、呼吸麻痹:呼吸也是一种运动,有专门负责呼吸的肌肉,比如膈肌、肋间肌等。当这些肌肉由于颈、胸髓病变、脊神经病变和肌肉疾病等原因不能正常运作时,会导致呼吸麻痹。

5、惊厥:亦称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

一、预防

1、加强卫生宣教,不吃腐烂变质食物。

2、剩菜、剩饭应加热后再食,过期罐头一律扔掉,病死家畜深埋。

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生熟食分开制作加工。

4、饮食行业从业人员要定期培训、定期体检。

5、食品要冷藏、冷冻,温度控制在2C—8C,可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繁殖。熟食品在冷藏中做到避光、断氧、不重复被污染,其冷藏效果更好。

6、食品在食用前进行高温杀菌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其效果与温度高低、加热时间、细菌种类、污染量及被加工的食品性状等因素有关,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7、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赞赏

长按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ソ鐨勫尰闄?
鍖椾含涓鍖婚櫌鏄獥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qw/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