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茶界的一分子,我们愤怒的理由,只因一篇名为《你喝的不是茶,而是毒药!》的文章近期在朋友圈被疯转。
可悲!可笑!可叹!可怜!这篇将年至今各大媒体渠道关于茶叶农残信息的报道,进行剪贴拼凑,硬生生制造了一条指鹿为马、危言耸听的谣言,在年开年,就给整个中国茶行业泼了一瓢臭气熏天的有机生态农家肥!
如果你是茶界从业者,希望你能耐心看完此文,并推送给你的朋友。
如果你是普通消费者,更希望你能认真看完我们的分析,并推送给你关心的人。
这种为博眼球、恶意拼凑的炒作,用心何其歹毒,我们在对其愤怒的同时,更应警醒!提醒自己身边和朋友,不要再为这种满天飞的谣言提供传播的温床、为虎作伥!
那么,围绕茶叶农残问题,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相关的“旧闻”传播出来,让我们来起底一下关于茶叶农残的这些谣言,别再傻傻的分不清!
谣言1:泡茶时冲出的泡沫,是茶叶的农药残留
谣言指数:★★★★
真相:茶汤表面的泡沫更多是茶皂素,不但不害,还非常有益。
在我们日常泡茶的时候,经常看到热水倒下去的时候,看到茶汤表面有层泡沫,会感觉不舒服,觉得是茶叶不干净或者有农药残留。其实这层泡沫不但无害,反而是对身体有益的,这个就是产生于茶叶中的茶皂素。
茶皂素是茶叶中含量极少的一种物质,所以对茶叶的口感味道并没有什么影响。经过科学实验证明,茶皂素还具有消炎、抗菌、抗氧化的作用,在古代,这层“泡沫”还被视为一种精华,正如杜育诗云:“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谣言2:喝茶前不洗茶相当于喝农药?
谣言指数:★★★★
真相:洗茶更科学的说法应该是润茶或醒茶,是唤醒茶叶的作用,洗茶去农残只是心里安慰
相信生活中的很多人喝茶,都是直接倒水就喝,没有那么多讲究。在北方,经常是大茶缸子端起来,一杯茶喝到没有味道……于是造谣者继续开始他们的表演:喝茶前不洗洗你就喝?你知道有多少农残在上面吗?你这就是喝农药啊!
有农残留不代表一定超标,也远没有像喝农药那么夸张,另外,如果茶叶的表面真的有农药,你洗也洗不掉。相对于我们平常吃的蔬菜、水果,历年来茶叶检测或抽检的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茶叶是安全的,个别不法商贩确实会有农残超标。不能因为一粒老鼠屎,否定整个行业!
谣言3:中国茶叶98%都有农残
谣言指数:★★★★★
真相:这不仅仅是年的旧闻,而且只是一个小茶区的个别茶农的作为,据个人否定整个行业,是典型的夸大其词!
该视频的发布时间为年7月29日。也就是说,这是一则央视财经频道在年关于茶叶农残的报道!
拿年的报道视频放到年的文章里描述当下茶行业现状,移花接木,无耻!
再仔细看视频,文章中配以视频截图,一针见血地描述茶农在喷洒农药,同时表明自己不会喝自己种的茶,乍一看确实让人胆战心惊。
但是,当我们找到原视频仔细看完一遍之后就发现:文章原作者实在是用心险恶,刻意断章取义地对央视报道进行有目的的截图。
仔细看视频,我们发现,央视这则新闻,主持人一开始就说明,央视记者从信阳采购了茶叶送回北京检测,结果发现:正规大厂生产的合格茶叶产品未发现农残,而非正规企业生产的20元~元/斤的茶叶则发现了农残。
谣言4:你喝的不是茶,而是毒药!
谣言指数:★★★★★
真相:将上面所有的谣言旧闻移花接木、恶意翻炒,其实毫无依据。
图是旧图,文是旧闻,却再一次在朋友圈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实在可恨。
这一次,中国茶叶的权威组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也忍无可忍了!发出了公告:
茶行业需要多一点这样的正能量!
澄清茶叶谣言,营造一个干净纯洁的喝茶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1
你对农残真的了解吗?
农残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危害?
2
农药残留≠农残超标!
警惕:居心不良的人玩文字游戏
3
喝春茶中毒,喝夏秋茶=喝农药???
还能不能好好喝茶了?
4
外国检测标准比中国严?
真相往往与我们的想象离得很远…
1
你对农残真的了解吗?
农残,是农药使用后一定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动物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动物。
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过一些学生或者单位职工,集体食用了农药残留过高的蔬菜,而引起了集体食物中毒,出现头晕、呕吐、腹痛甚至昏迷等症状。
2
农药残留≠农残超标!
看到“98%茶叶都有农残”的假新闻,陈宗懋院士表示:“我作为一个从事农药研究57年的老科学家,看到这样一份极不科学的材料在网上传播,感到非常气愤。”
他解释称,农药残留必须用一个标准来衡量,这就是使用我国颁布的MRL(最大允许限量)标准,农残高于这个标准才能认为对食品具有安全风险。目前在茶园中使用农药是正常的农业措施,要看农药的品种、剂量和安全间隔期。
应该说我们的食品中有农残超标的,但绝大部分的果蔬和茶叶都是安全的。有农药残留不等于农残超标,更不等于有害健康。只有超过标准的农药残留才是有风险的。
我们都知道,毒性也有一个剂量而言。然而很多居心不良的人,却利用消费者的惶恐心理宣传谣言,混淆视听。
3
喝春茶中毒,喝夏秋茶=喝农药???
新闻中还有一种更骇人听闻的说法:“春茶中含过量农药,一喝就中毒,夏秋茶更是连茶农自己都不喝”。
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
“我国很多茶区尤其是名优绿茶区,春茶生产期间因气温较低,受病虫害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基本不用药。”陈宗懋院士解释到,茶轮斑病出现在潮湿多雨季,但对茶叶产量影响不大,茶农也不会用农药。
以明前茶为例,不仅口感好、营养成分丰富,还较少受病虫害影响,农药污染小,特别是早期的春茶,更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而夏秋季节相对来说,气温高,虫害较多,用药的频率相对较高。于是很多人会问,夏秋茶能喝吗?
来看看数据,农业部、、连续3年对春茶和夏秋茶的抽查结果看,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4.8%、97.6%、99.4%。国家对茶叶农残监管从未松懈,而事实上现在的茶叶比以往更安全了。
4
外国检测标准比中国严?
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欧盟标准严于中国标准。谁更严、谁更权威,要先弄清这样一个事实:欧盟地区基本不生产茶叶,当然也就不懂茶叶标准。
陈宗懋院士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欧盟针对中国出口农产品(11.,-0.21,-1.87%)的氰戊菊酯类农药残留标准曾突然加严,在年6月30日到7月1日,一天之内就把残留量标准陡降至原来的1/。
对此,陈宗懋质问欧盟的有关专家:“原先的标准与现在的相差倍,哪一个才是科学的呢?”欧盟专家无言以对,只好说:“用科学解释不清,这是政治和生意方面的事。”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千百年来,茶,不仅仅是用来解渴的饮品,更包含了中国含蓄至深的情感。但是,近年来,与我们难以割舍的这片树叶,却正在遭受这样的流言蜚语。
关于本次事件,写在最后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兴起一个行业不易,毁灭一个行业很轻松。对这种标题党吸引流量的不负责任的说法,以讹传讹的转发,我们深感痛心。
这对健康稳步发展的整个茶行业,对正在冲破低迷市场,走向世界的中国茶,无疑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新路径的今天,起到了不好的副作用。
在最后,感谢您阅读此文,还是最开始说的那几句话:
如果你是茶界从业者,希望你能耐心看完此文,并推送给你的朋友。
如果你是普通消费者,更希望你能认真看完我们的分析,并推送给你关心的人。
敬请转发此文,切勿让谣言,毁掉整个茶行业,毁掉我们的国民生活。
华茶号公益茶友会作为一个学府级的爱茶、玩茶的圈子,是全国性的公益茶友民间组织,其宗旨是坚持平民化路线,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茶文化,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公益活动,专业、趣味、用心地帮助茶友喝清楚每一口茶,花少钱、买好茶,如实推荐给会员至高性价比的茶品,帮助茶界扩大影响,促进行业交叉,为全国的茶人茶企服务。
........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长按识别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