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时候,会遇到一些客户说:保险都是骗子。我总会反问:为什么?你对保险的理解是什么?你如何看待风险,又做了什么去降低潜在的损失?
这个文章主要写我对风险与保险的一些理解,如果能对你有帮助,请你帮助更多的人……
所谓人生四大风险就是生、老、病、死,但在做风险管理时,我们应该反序来做,即死、病、老、生。因为我们在做风险转嫁和风险对冲时,最优方案是尽可能用最少的钱对冲掉所有可能的风险,利用好保险的杠杆,当风险发生时,希望能有一笔现金流做损失补偿,因此应该从杠杆率较高的做起。
人生风险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谁也逃离不掉的,包含:
死:担心英年早逝的身故风险,或意外事件的伤残风险;
病:包含手术医疗费用、护工护理费、术后康复费用、收入损失补偿;
老:做为退休金补充,解决长寿风险带来老人康养、医疗、三失(失能、失智、失依)长期照料等问题;
生:主要面对3大风险的挑战,死亡传承风险、婚姻风险、债务与企业经营风险。
咱们按顺序聊一下
死亡风险
年轻力壮时,总会觉得一吃饱全家不饿,对于那种死了才领的保险金,好像有人给你讲就是在咒你,更别提有什么吸引力……?
我们可能不怕死,但是你怕不怕生不如死呢?,也许我们自己很小心,但难保不会遇上酒驾的、跑应急车道的等。当我们面对的是飞来横祸。相对于直接死亡的身故风险,伤残导致的长期康复护理、照料、收入损失才是最可怕的。而意外险,做为大杠杆率的险种,不只保死,也保残,一年几百元,保额能有万,若是因意外致残,也会按伤残程度依比例给付,是所有人都应该有的风险转嫁产品。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意外险会很,但是千万别觉得它性价比就高,看一下保险条款是否全残才赔付保险金,如果你不差这点钱,保障全一些,你会更踏实。
需要提醒的是,我们自己认定的意外与保险合同定义的意外,可能不是一回事,这也是造成申请意外理赔时纠纷的原因,同时也是造成保险都是骗人的这句话的原因之一。比如,IT行业的程序猿连续加班后猝死是不是意外?业务人员应酬喝酒猝死算不算意外?食物中毒或CO中毒身亡呢?
判定是否属于意外,会使用一个原则与四个标准。一个原则是近因原则,表示导致损失最直接、最有决定性的的原因,而不是时间或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意外的四个标准则是突发的、外来的、非疾病、非本意。
举例,食物中毒算不算意外?
答案是,不一定,这要看具体人数。如果一桌人只有一个人中毒,那可能是原本就有个人体质的肠胃问题,食物只是触媒,因此,近因是疾病而非食物,所以非意外;如果是三个人以上,就是意外。
是不是突然觉得,好像意外的定义与原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别这样,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它便宜、杠杆大的原因所在,因为它保障的就是纯意外风险。
如果希望保障能更完整该怎么办?
下回分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