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中国姑娘吃完火锅后,跑到卫生间狂吐

北京看白癜风一般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据调查研究表明,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国,这些致命的饮食习惯你有吗?

本文综合整理自:钱江晚报(qianjiangwanbao)、健康时报(jksb)、发现澳洲(discover-aus)、丁香医生(DingXiangYiSheng)

现如今在这寒冷的冬季中,如果要让大家列举一些最享受最开心的事,村长估计,吃上一顿热腾腾火锅肯定能名列前茅。

但是,村长在这里不得不给大家提个醒:火锅虽好,也得当心。因为最近有一名中国女子在吃完火锅后,竟然吐血了……

这样吃不仅会吐血,甚至会致癌、丧命

上周末,张女士在跟朋友聚会完吃火锅后,感觉喉咙口、胸口疼痛,吞咽有异物感,回家之后还觉得反胃想吐,跑去卫生间一吐,竟吐出一大口鲜血。她表示,

当时以为自己可能是因为吞下了什么骨头、锅巴,有点硬所以刮伤了喉咙,没有特别的在意。

可是,在她休息了一晚之后,症状却并没有好转,喉咙一直有异物感,甚至连吞口水都感到困难,而且次日晚上再次呕吐出血。

知道不医院挂了消化内科。医生在听说她在前天晚上吃火锅后就出现了疼痛症状,且休息一晚都没有好转的情况,就考虑到她可能是食道烫伤,并建议她进行胃镜检查。

胃镜一检查,果然张女士食道22cm有一处较大的溃疡。

医院的诊断书,张女士一脸懊悔:

没想到吃火锅还能吃“吐血”,下次再也不敢狼吞虎咽了。

医生告诫张女士,吃得太烫、太快,不仅会损害食道和消化器官,长期为之还会致癌。

村长知道,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不以为然,觉得这种事情只是个例。

但其实并不是。

01

一名英国大叔达伦·希基(DarrenHickey)就因为一块滚烫的热鱼饼而丢了命……

图片来源:

NeilParkinson/SWNS.COM

达伦是一名婚礼策划师,那天他正在自己开办的婚宴场地RidgmontHouse工作,一位大厨走出来问他要不要尝尝炸鱼饼。他也没想太多,拿起一块儿鱼饼就一口吞了进去。

可是鱼饼一进嘴,他就觉得嘴里被烫得难以忍受,但他也没有吐出来,而是直接咽了下去。

很快,他感到喉咙迅速肿起来,呼吸困难,无法吞咽。这时,他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嗓子被烫伤了。

随后,达伦被送院医治。但医生以为他只是喉头部分烫伤,所以就给他开了一些扑热息痛(止痛药),就让他回去休息了,如果还觉得疼再来复诊。

到了晚上九点四十五分左右,达伦的情况急转直下。家人立即叫来救护车,医护人员当场对达伦进行了抢救,医院。

然而,一切都晚了,达伦还是在4月5日凌晨去世。

----我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02

61岁的张大伯(化名),平时就爱吃烫食,最喜欢把刚出锅的稀饭端起来吸着吃进去,说是趁着烫吃进去才落胃;茶也要烫着喝,才觉得舒服。两年前,儿子带着他吃了顿重庆火锅,一下子打开了张大伯的味蕾“新世界”,张大伯隔三差五在家自制麻辣火锅,又辣又麻又烫,直呼吃得过瘾。

一年多以前,张大伯在没有节食减肥的情况下,一个月内体重从斤下降到了斤,并且出现胃部不适,吞咽还出现了哽噎感。医院检查后,他被确诊为食道下段鳞癌,并且转移到了胃贲门、胃周淋巴。

03

江苏省一名37岁的女子,因为过分迷恋火锅,一天三顿“涮”着吃,不仅爱辣锅,更爱喝热汤,即使烫嘴也硬吞咽入喉,结果导致吞咽不畅,喉咙总感觉有堵塞、哽噎感,吃热、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时痛感明显加重,去医院一查被确诊为中晚期食道癌。

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年9月发布了年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全球癌症报告》,提供了全球个国家和地区36种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等相关数据。

年全球癌症报告

数据显示,年,有57.2万人新诊断为食管癌,同时又有50.9万人死于食管癌。

根据WHO数据,我国食管癌患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全球第五位。但因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食管癌新发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人数却占全球的55%左右。

图表来自腾讯医典

从数量上看,全球食管癌患者有一半都在中国,而与我们相邻的日本、韩国等国家,食管癌发病率并不高。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以下这些饮食坏习惯。

1、吃得太烫。

《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在年发表过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一个报告,明确警告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据浙大一院肿瘤外科王伟斌副主任医师表示,食管癌是食管上发生病变引发的恶性肿瘤。多发于40岁以上,以男性为主。

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四川、闽南、广西北部和广东等地区,虽然全世界都有这个疾病,但食管癌在中国高发,这与不同的地域的饮食习惯有关。

不论是口腔还是胃肠道黏膜上皮,抑或是食道内壁,都由黏膜组成,十分娇嫩,其正常耐受的温度在40℃-60℃,一旦遭受到50℃-60℃以上的热刺激,就容易发生损伤,更可能烫伤。

黏膜初次“受伤”时表现为水肿、充血,甚至黏膜下的组织发生改变,而经常吃火锅、麻辣烫等刺激性食物,会周而复始地损伤黏膜,且往往是黏膜尚未修复,就又遭重创。

长期反复刺激,人体食管“黏膜屏障”被破坏,会使得水肿的黏膜发生异形性改变、不典型增生,最终导致癌变。

而食道癌的早起症状也容易被人忽视:吃饭时打嗝,偶尔出现一两次没关系,如果反复出现,就要小心了。很多食管癌患者最早的症状都是反复的吞咽后出现哽噎或者胸骨后烧灼感、针刺感。

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恕军介绍,

食物自吞咽开始,至蠕动波到达食管末端进入胃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9秒钟。如果是把超过65℃的热食吞下去,就意味着每吃一口,我们食道要经受9秒钟被烫的梦魇。烫食、烫饮容易灼伤上消化道黏膜而诱发癌症。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位癌变。

当然了,并非说今天喝了热水热汤,明天就会得癌症这么简单,重点还是要改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那我们怎么判断食物的温度超过了65℃呢?有媒体曾用温度计逐一进行了测试。

将65℃的水滴一滴到手背上,有痛感;喝一小口,有灼热感,且下咽困难;水杯外侧,徒手无法直接握住。

将常温牛奶在微波炉里加热90秒后,无法徒手拿出来(需借助隔热手套)测量温度,显示71.0℃。静置五分钟后,测量温度显示58.9℃。

刚出锅的饺子,测量显示78.8℃。五分钟后,测量温度下降到49.6℃。

刚出笼的小笼包测量温度67.8℃,静放三分钟后,显示42.9℃。

一串年糕在铁板上烤熟,立刻测量的温度66.4℃,如果是烤一些鸡腿、鸡翅类的,温度会更高。

刚出锅的关东煮,立刻测量温度,显示69.0℃。静放五分钟后再次测量,温度降至59.7℃。

2、吃得太辣。

有研究表明,吃太辣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影响细胞核酸代谢,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3、吃发霉食物。

霉变食物容易引发食物中毒,导致身体出现剧烈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其次,霉变食物会产生致癌风险。霉菌中的黄曲霉素是导致人体产生不适感的主要来源,其毒性极强,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已明确致癌物,会损害肝脏功能甚至致癌。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霉菌都会产生毒素,但霉菌有害与否并不能通过肉眼进行辨别,因此为了身体健康,不要食用霉变的食物。

4、吃腌制食物。

在酸菜、腌萝卜、腌制咸鱼、火腿、腊肠等腌制品中,多少都会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而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摄入过多也会增加患癌几率。

所以,大家在平时的日常饮食中还是要尽量减少腌制品的摄入。

5、吸烟和喝酒。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关于烟草致癌的专题研究,喉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吸烟。老烟民死于喉癌的可能性是非烟民的20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中国有3亿多吸烟者,占全世界吸烟者总数的近1/3。我国每30秒左右就有一人死于烟草使用。除此之外,中国有7亿多人暴露在二手烟中,导致每年有10万人因二手烟而死亡。

年,《亚洲外科》杂志中一篇《食管癌:危险因素、遗传相关性和治疗》的研究指出:酒精已被确定为鳞状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每周平均酒精摄入量超过克,患鳞状食管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食管癌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发病过程长,有的甚至需要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

而如果你也有上述的饮食坏习惯,就赶紧改了吧!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才是让你远离癌症的最好方法。

Hio(* ̄▽ ̄*)ブ小队长最近建了各种交流群,想要第一时间发现精彩活动和劲爆优惠,直接扫码加小队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xj/8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