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香螺,致命食品女子吃了两捧后心跳骤停,

来自钱江晚报的报道,海边养殖行业的51岁女士张某,平时接触海螺颇多,6月4日捞了两捧海螺煮着吃,1小时后却开始呕吐、恶心,口部和舌部还出现了麻木感。家人得知情医院急诊科进行洗胃治疗,但在过程中,张女士还出现了心脏骤停的情况。通过约9分钟的紧急心肺复苏抢救之后才幸运地保住生命。医院检测确认,所谓美味的割香螺,竟然是一种有极高毒性并能够产生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致命食品。小小海螺,却藏致命毒据介绍,割香螺(学名为织纹螺)因其外形类似于编织图案而得名,这种海产品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并且经常被人们视为美食佳肴,这种螺本身并不含毒素,而其毒素主要来自于生长环境。以前,由于海洋环境相对较为清洁,沿海地区人们食用割香螺时不必过于担心其毒性,然而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大量工业及生活废水排放到大海中,导致许多沿海地区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这些富营养的水域使得水藻得到了大量滋生并形成赤潮,在此过程中一些有毒的水藻也随之繁殖,在给割香螺提供丰富营养的同时,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其体内毒素积累与增强,并且数量也逐渐上升。据专家检测,割香螺体内的致死量仅为0.54-0.9mg,相比之下,毒王眼镜蛇的致死量为12mg左右。这说明了割香螺毒性是眼镜蛇10几倍到20多倍。因此,年国家就明令规定餐饮行业不得将其作为食材,并在年进一步限制禁止任何食品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该种产品。尽管如此,在每年关于吃割香螺中毒事件时还是会不断有报道出现。除割香螺外,这3种食物也存在安全隐患1.河豚:美味但可致命的食物河豚是一种美味的鱼类,但其内脏、皮肤等部位含有致命的河豚毒素,而这种毒素无论如何清洗或是进行各种烹调都无法被破坏。同时不同品种的河豚带毒部位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食用时需要格外小心,如果误食导致中毒,则可能出现全身麻痹、恶心呕吐等严重反应,并且发作迅速剧烈,患者甚至会在4-6小时内死亡。目前尚没有针对性解决方案来处理河豚中毒事件,医生只能通过催吐、洗胃和大量补液等治疗方式来排除体内积累的毒素。2.白毒伞:毒蘑菇中的致命鹅膏白毒伞是一种属于鹅膏属的毒蘑菇,生长在黧蒴树树荫下,华南地区已知有21种含有剧毒成分的鹅膏菌,其中包括了致命鹅膏和灰花纹鹅膏等7种极其危险的品种。不同类群的白毒伞对人体造成损害也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食用后通常会在8-10小时出现急性肠胃炎等症状,并进入假愈期,但实际上这时候体内正在吸收着有害物质。1-2天后症状突然加重,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呼吸困难等情况。因此,在野外摘取或购买野生菌类时务必小心谨慎,并尽量选择安全可靠的来源进行食用。3.预防贝类中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tp/11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