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传言:“喝千滚水伤身”、“反复沸腾的水亚硝酸盐超标,有致癌风险”、“隔夜水堪比慢性毒药”……
“每次看到饮水机都有强烈关掉它的冲动。”似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病”。一杯白开水因为烧法或者喝法的不同,会不会“变得”像网上说的那么恐怖?“千滚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到底有多高?接下来为您揭开真相——
实验材料
10月初,记者将原水(未经加热的水)、千滚水(在饮水机中反复加热超过12小时的水)、开水(一次性加热沸腾的水)、暖壶过夜水(一次性加热沸腾后倒入家用暖壶过夜的水)、保温杯过夜水(一次性加热沸腾后倒入常见保温杯过夜的水)等样品各1批次,送至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为了尽可能体现数据的客观性,5批次样品的水均来自同一品牌同一批次桶装水。
实验过程
在检测人员的技术指导下,实验对5批次样品进行网传中的“罪魁祸首”亚硝酸盐指标检测。
实验结果
5批次样品中,仅暖壶过夜水检出含0.毫克/升亚硝酸盐,其他4批次均未检出。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规定,饮用水中硝酸盐(以氮计)的限值为10毫克/升。暖壶过夜水虽然检出亚硝酸盐,但含量远低于限值,同样不存在饮用风险。
因此,5种样品全部判定为合格。
实验解读:“千滚水”传言毫无科学依据
关于“千滚水”、“隔夜水”的传言从未在网上消停过。除实验数据对传言以“致命打击”之外,业内专家也不认同传言中耸人听闻的说法。
亚硝酸盐不会“凭空而生”
所有的“罪证”都是围绕亚硝酸盐,它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由于引起食物中毒的几率较高,因此国家对其使用有严格控制。
“亚硝酸盐必须要在含有硝酸盐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日常饮用的自来水或桶(瓶)装水,不可能因为反复煮沸或者放置一夜,就会凭空产生亚硝酸盐。”一家饮用水企业质检人员告诉记者,日常饮用的水来自天然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本身很容易溶入微量的硝酸盐物质。这是因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且易溶于水,地表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就可能会慢慢渗透到地下水中。另外,水源中含有的硝酸盐,也有可能被微生物污染,转变为亚硝酸盐。
不过令人放心的是,生活饮用水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过滤处理的,消费者没必要过度担心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人体健康。
反复烧煮不会影响水质
“多次烧煮对水的质量几乎没有影响,水的质量取决于水本身是否受到污染,比如烧煮、储存水的容器是否清洁。”检测人员表示,此次检测结果显示,由于原水、开水、保温杯过夜水等样品均未检出亚硝酸盐,而暖壶过夜水却检出微量亚硝酸盐,分析认为可能是暖壶中沉淀、残渣等污染所致。
据其介绍,饮水机、保温杯、暖壶中的水如果放置时间太久新鲜度肯定降低,比如存在细菌污染等情况。“但对其他物质来说,不会有太大改变。”
微生物污染才应重视
“比起亚硝酸盐的危害,消费者更应中科白癜风让国庆不白过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