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东胜区第三幼儿园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

食物中毒:食用了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疾病。

一、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1.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2.食品贮存不当。如熟制高风险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温度下长时间贮存。

3.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饪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

4.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5.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

6.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1.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养殖过程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的农药污染。

2.食品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质,食品加工过程未去除。如豆浆未煮透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彻底去除,四季豆加热时间不够使其中的皂素等未完全破坏。

3.食品在加工过程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如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

4.食用有毒有害食品,如毒蕈、发芽马铃薯、河豚鱼。

二、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

(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点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做到:防止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控制病原菌的繁殖、杀灭病原菌三项预防原则。其关键点主要有: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病原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员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病原菌或防止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病原菌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量当餐食用;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受到污染的主要措施。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食品安全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二)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措施

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浸泡、冲洗、烫泡)。

2.天然有毒应煮沸。如四季豆、野生蘑菇、鲜黄花菜操作时要彻底煮沸熟透;发芽土豆,要把生芽的眼挖的深一点;豆浆煮沸后等上涌泡沫彻底除净,使其中的胰蛋白酶彻底分解破坏。

3.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少吃或不吃腌制食品。

夏季到了,气温升高,各种各样的水果及蔬菜冷饮缤纷上市,人们在消暑贪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上的卫生。

1.选择正规市场购买蔬菜水果。清洗果蔬前,最好先浸泡20至30分钟,再仔细清洗。

2.夏天剩饭剩菜要及时冷藏,不可在常温下保存,以免给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冰箱等冷藏设备要定期清洁,冷冻的食品如果超过3个月最好不要食用。

3.正确烹调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动物性食品、生豆浆、豆角等必须充分加热煮熟方可食用。

4.食用海味产品必须采用正确的烹调方法,炒熟烧透。

5.烹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等需要保持清洁干净;加工、盛放生食与熟食的器皿应分开使用;加工、储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

6.选购包装好的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有效日期、生产日期及要求保存环境。

7.不要购买颜色鲜艳的冷食,也不要在无卫生许可证的摊点购买“三无产品”。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些,就可以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发生,平平安安地度过盛夏。

二○一七年七月六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愈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sp/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