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文教教育部要求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

入冬以来,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病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校园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风险加大。

近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校深刻认识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牢牢守住教育系统疫情防线,毫不放松抓好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各地各校要深刻认识今冬明春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要求,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加强日常管理和聚集性活动管理,做好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因时因地因校细化防控方案,主动防范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与其他常见传染病叠加风险。

各地各校要扎实做好应对聚集性疫情准备,主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完善应急预案,严格做好食品采购人员防护,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强化应急演练。要加强健康教育,切实引导师生和家长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切实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养成勤洗手、“一米线”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要持续开展冬春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助力冬春季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

各地各校要及早谋划寒假和春季开学安排,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工作。高校坚持“错峰”原则,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要在当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指导下,及早谋划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适时发布本地本校春季学期开学安排。

其实,除了新冠疫情,还有很多传染疾病需要师生家长们注意!近日,全国多地也接连发生诺如病毒聚集性传播,主要发生地为学校,累计已造成百余名师生感染、学校停课。

当前,北京正值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流感、水痘等冬春季传染病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及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疫情,作为家长,建议您协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饮用开水或选择卫生合格的桶装水,生吃瓜果要洗净擦干,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必须加热至熟透后再吃;

乘坐公共交通,到公共场所时应按规定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住口鼻,平时尽量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

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前,要用肥皂、香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

居家环境应清洁卫生,日常勤打扫,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勤通风,每次通风不低于30分钟。

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口杯等,保持家居、餐具清洁;

督促孩子在家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运动,早睡早起,充足睡眠,营养均衡,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如孩子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皮疹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或居家休息,及时对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消毒,避免入园、入校后造成疫情传播,避免参加集体活动或进入公共场所。

诺如病毒有多“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为高发季节,诺如病毒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常造成学校等集体机构的暴发疫情。

诺如病毒感染影响胃和肠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腹痛,儿童和成年人均可感染,常表现为“上吐下泻”,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

它的吓人之处在于——

01.传染力极强

·一丁点就能感染

只要极少的病毒量,通常少到10个病毒粒子,就可以传染。钉子头那么点大地方的病毒量,就可以感染多人。而一个人感染后,一次能排出数十亿个病毒。

·传染不挑人

不放过任何年龄段的人,尤其爱攻击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幼童。

·能快速推倒一片

总喜欢在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一窝端”。

02.感染途径多

·吃了或喝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后不洗净双手就吃东西

·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

·和患者同处一个不通风的室内

·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

03.耐受力强

诺如病毒对恶劣环境的耐受力很强,能耐低温、耐酸,不容易杀灭。

04.易被误会为“食物中毒”

诺如病毒常被误以为是“食物中毒”或“胃肠型感冒”。事实上,任何食物未经过煮熟或处理都有可能被诺如病毒污染。

食物中毒也会导致腹泻等症状,但并没有传染性。诺如病毒感染则有很强的传染性,孩子感染后,如果处理不当,家长或老师也容易中招。

感染了诺如病毒怎么办?

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目前,暂无诺如病毒的特效药物,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应及时补充呕吐和腹泻时消耗的水分,补充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能帮助患者平衡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呕吐或腹泻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婴幼儿、老人、孕妇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重症,生病期间需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sp/6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