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也跟着来了。大家可能会想,食物中毒不就是会出现腹泻、呕吐之类的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食物中毒,却让我国每年有上百甚至上千人因此而丧失性命。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中都隐藏着一些致病细菌,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我们吃进肚子里,因此了解食物中毒的致病细菌并及早预防,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这6种细菌常引起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引起食品污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重要细菌。食物受到该细菌的污染后,不仅会腐败变质,而且部分菌株还会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而引起中毒。
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易污染的食物包括淀粉类(剩饭、粥、米面等)、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熟肉制品等,这些食物在室温20-22℃放置5小时以上,就可能造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即使加热煮沸也仍保持其毒性。因此,避免此类细菌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安全的水及食物原料,现做现吃;购买食物要注意品质;暂时不吃的食物冷藏,生熟分开。
沙门菌
沙门菌种类繁多,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及各种动物的肠道中。中毒初期可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之后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严重者可引起抽搐、昏迷等。
预防:不食用病死或患病的牲畜肉;生熟肉分开储存、加工,用不同容器盛放;烹调时肉块不宜过大,肉块深部温度须达到80℃以上,持续12分钟;禽蛋煮沸8分钟以上;食物不吃时冷藏,温度控制在5℃以下。
副溶血弧菌副溶血弧菌是革兰氏阴性多形态杆菌,它所引起的食物中毒通常起病较急,一般为先泻后吐,腹部有明显压痛;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可出现意识不清、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
预防:该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发生于沿海地区,多是由于食用生的或未烧熟煮透的海产品而引起。因此,平时吃贝、虾、蟹、鱼等海产品要注意用饱和盐不浸渍保藏(并可加醋调味杀菌),食前用冷开水反复冲洗,并充分做熟;生熟食物分开操作,防止交叉污染。
蜡样芽胞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属于需氧杆菌,为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在28-35℃可大量繁殖。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会引起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偶尔能引起眼部疾病、心内膜炎、脑膜炎等疾病。
预防:不进食腐败变质的豆制品、乳制品、大米、蒸熟的米饭炒饭等;凉拌菜严格注意卫生;食物食用前充分加热,且不在室温放置太久。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致泻性大肠杆菌是能引起人类腹泻的大肠埃希氏菌,根据特点分为五大类,不同种类引起的食物中毒具体症状也有所差异,有的会腹泻伴有呼吸道症状,有的主要感染婴幼儿导致其腹泻,有的能引起人出血性肠炎等。
预防:不吃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牛奶、肉等动物性食品;不吃不干净的水果、蔬菜;剩余饭菜食用前要彻底加热;生熟食物分开操作,防止交叉污染;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肉毒杆菌
肉毒杆菌可以在无氧环境下产生外毒素,称为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一种毒
性强烈的神经毒素,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后,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临床上,早期出现疲倦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随后有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颈部酸痛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肉毒毒素中毒的死亡率较高,一般为20%~40%。
预防:在家里自制食物时,要注意加工卫生;家庭腌制或发酵的食物应尽快冷却并低温储存,防止肉毒杆菌芽孢发芽、繁殖产毒;自制或买来的香肠、火腿、罐头等食物,食用前烹调熟透;罐头的两端若有膨隆现象,或里面的食物味道改变,应禁止食用;发酵或腐败的食物也要禁止食用。
猜你喜欢:
给女性朋友建议:牢记这5点,给身体来一次大“排毒”
我们这样吃海带更健康,这种煮食海带的办法你学到了吗?
脂肪肝不可怕!五步养肝法:促进脂肪消耗,清肝、明目、精神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