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欢迎一键转发支持!
科/普/栏/目为您带来食安科学知识
导读
过去几年里美国发生多宗涉及“浦那沙门氏菌”的食物中毒事故,导致多人染病,其中两人死亡,至少18人住院。今日食安动能君为大家分享由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关于此类病菌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干货!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1
浦那沙门氏菌引致的食物中毒
虽然世界各地发生由食物引致肠胃炎的个案中大都是由于患者感染了沙门氏菌,但因食物含有浦那沙门氏菌而致病的情况相对来说较为罕见。
浦那沙门氏菌引致的疾病,跟其他种类的沙门氏菌引致的疾病相同。有些患者,例如幼儿、老人及免疫力弱的人会受到较严重的感染,甚至死亡。进食了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后,通常会在一至三天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腔痉挛和发烧等病征,并会持续二至五天。
2
受污染的食物
家禽或其他肉类食物、蛋类产品或乳产品,最容易成为引致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传播媒介,但是水果和蔬菜通常不是传播沙门氏菌的媒介。
不过,在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家曾经发生一些个案,涉及新鲜蔬果含有沙门氏菌而引致有人受到感染。
3
种植方法
水果和蔬菜在地上种植,表面容易受污物、化学品、动物排泄物或沙门氏菌等细菌污染。
收割后的新鲜蔬果通常会经过清洗和消毒,然后才运往零售店铺出售。在消毒方面,使用氯气等化学剂或利用电离处理是消灭新鲜蔬果表面有害细菌的有效方法。
4
污染原因
不卫生的环境和不当的种植方法,是蔬果受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蔬果受沙门氏菌污染的原因如下:
假如新鲜蔬果没有经过消毒处理,蔬果表面便可能会有沙门氏菌类。
用刀具切开没有清洗的新鲜蔬果时,受污染的蔬果外皮的细菌会经刀具传给食用部分,或者是污染了的切开水果其后接触到未受污染的切开水果。
切开的蔬果在室温下存放太久,细菌便会滋生。
5
预防措施
给业界的建议
向信誉良好的可靠新鲜蔬果供应商购货,他们一般会把收割后的蔬果清洗和消毒;
把购入的蔬果贮存在4℃或以下,以防细菌在水果表面滋生;
用自来水彻底清洗新鲜蔬果的外层,以除去表面污物;
在切开新鲜蔬果前,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双手;
用热的肥皂水把与食物接触的所有设备及用具彻底清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接着进行消毒和风干;
切开的蔬果的贮存温度须保持在4℃或以下;
展示切开的蔬果时,要保持贮存温度在4℃或以下。
给消费者的建议
购买预先包装的切开蔬果要留意食用日期并尽早存放在冰箱中;
新鲜的蔬果需用自来水清洗,然后再切开;
切开蔬果后须立即把蔬果包好和放入冰箱冷藏中;
尽快进食放在冰箱中的切开蔬果;
切开的蔬果如未能冷藏,需在2小时后丢掉。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如需合作、转载,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食安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