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将至,未来几天怕是免不了要大快朵颐了,但这个时候常常也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不得不妨。尤其如果饭菜太丰盛吃不完,即使放在冰箱里储存,时间一长,也容易造成剩菜中细菌的滋生。食用含有大量致病菌的食物,往往会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
1
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形式。沙门菌属所致的食物中毒,不但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而且还有发热等全身性感染的症状,早期还可出现菌血症。
潜伏期一般为8~24小时。起病急骤,常伴有恶寒、发热,但热度一般不甚高,同时出现腹绞痛、胀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继而发生腹泻,一天数次至十几次或更多,如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有些恶臭。粪便中常混有未消化的食物及少量黏液,偶带脓血。当炎症蔓延至结肠下段时,可有里急后重。病程多为2?4天,有时较长。
2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产肠毒素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较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体之一。潜伏期甚短,一般于进食后2~3小时发病,病例暴发非常集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最为突出且普遍,腹痛、腹泻次之。部分病例尚有发热、头晕、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状。个别病例出现酸中毒与休克。病程一般为1?2天,预后良好。剧烈呕吐者可导致严重失水及继发性肾衰竭。
3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由进食被肉毒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发病多由于进食罐头食品、发酵馒头、臭豆腐和豆瓣酱等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所引起。此菌的外毒素对周围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多数病例潜伏期为12~36小时,潜伏期愈短,则病情愈重,病死率愈高。
其临床特点是:
①前驱症状一般较轻,极少数有胃肠道症状,可能与食品种类有关。多数患者起病缓慢,有纳差、乏力、头晕、头痛等。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②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体温、血压正常,神志清楚,感觉无障碍。典型症状及体征为对称性多数脑神经麻痹,可与前驱症状同时发生,多在其后出现眼部、口咽症状,面肌及呼吸肌等麻痹症状,它们并非单独出现,而是先后或交替出现。
经抗毒治疗后其症状消失顺序与出现顺序恰好相反。
4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病原菌为嗜盐杆菌或致病性嗜盐菌,海产品的带菌率很高,是夏秋季沿海地区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亦可通过各种污染的盐腌制品或咸菜、腌肉、咸蛋、酱菜等传播。
潜伏期平均为6~12小时,短者不到1小时,长者可达小时。起病急骤,初期有腹部不适,全身寒战,有阵发性加剧且部位不定的腹痛,伴恶心、呕吐,继之发热、腹泻,便次多少不一,多为每日7?8次,为水样便、糊状便、洗肉水样便或脓血便。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加,中性粒细胞略升高。
5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可为食物中毒的条件性病原体,即在适于此菌繁殖和产生毒素的条件下有致病作用。潜伏期一般多为5~12小时,病程2天左右。
变形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半数病例伴有发热、头痛。少部分患者除胃肠道症状外,可有过敏症状,如瘙痒、荨麻疹。诊断主要根据较短的潜伏期与病程,急性胃肠炎症状,并从食物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菌型一致的变形杆菌,以及用获得的变形杆菌为抗原,做患者血清凝集反应,患者组较健康对照组凝集效价明显增高等特点。
6
嗜盐菌食物中毒
嗜盐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沿海一带较多见,病原体为一种嗜盐性细菌,学名为肠炎假单胞菌。此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由于食用污染的海产品(章鱼、带鱼、墨鱼、蟹等)、肉禽类腌制品等所引起。潜伏期短,最短3小时,最长26小时,一般9?20小时。
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热、呕吐等。腹痛一般较其他急性肠道感染为重。腹泻每天数次,10次以上少见,粪便呈血水样的情况较其他食物中毒为多见,也可呈水样或带脓血。粪便带血与黏液是常见的临床特征之一,半数以上病例被误诊为「痢疾」。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
(1)脱水或低血压患者注意补充晶体液,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需要时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2)一般患者无需禁食和使用止泻药。吐泻剧烈者暂禁食,仔细权衡是否给予止泻药(因为它会使细菌及其毒素与肠黏膜接触时间增加)。
(3)抗菌药物:
沙门菌可用喹诺酮类、三甲氧苄氨嘧啶(TMP)/磺胺甲恶唑(SMZ);副溶血性弧菌可用TMP/SMZ、喹诺酮类;志贺菌可用喹诺酮类、TMP或SMZ、氨苄西林;葡萄球菌通常无需抗菌药治疗;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应及早给予肉毒抗毒血清;如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可予口服万古霉素、甲硝唑。
推荐阅读:
胃痛、胃胀,真的是「慢性胃炎」吗?
误吞鱼刺:这位急诊室的常客需警惕
配液用盐还是用糖,看完这篇不再纠结!
编辑
张跃奇木木
投稿
wanghong
dxy.cn题图
站酷海洛Plus
[1]胡品津,谢灿茂.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谢晓东,宋伟民.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及其预防[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5(1):7-8.
[3]向红,周藜,廖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7(2):-.
[4]张玉,华高松,韩国林.肉毒杆菌食物中毒5例诊治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34(6):-.
[5]李庆山.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食物中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2):-.
[6]李春艳,杨闰媛,刘雅菲.—年中国82起变形杆菌致食物中毒案例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6(8):-.
[7]毕水莲,李琳,唐书泽.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防控措施[J].现代食品科技,,25(6):-.
[8]张燕.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3(3):-.
儿童白癜风病的症状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