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
在5--10月份气温较高时,细菌生长繁殖快速,是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时期。要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我们应该这样做:
预防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速度→杀灭病原菌
具体措施大家平时怎么做呢?
避免污染
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病原菌的污染,接触熟食及操作区的公用具、容器等要严格消毒
生熟分开
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公用具、器具严格消毒,存放场所严格区分
可以查看之前推文,关于实行色标管理办法进行保障食品安全
链接:色标管理丨保障食品安全的好办法
洗手消毒
预防食品受到污染,首先将直接接触食品的手部洗净消毒
杀灭病原菌
控制适当温度方法来保证食品中病原菌生长繁殖,食品加热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之上
控制温度
菜品制作完成到食用之前的时间最好在2小时之内,若超出,在5℃以下或60℃以上存放
控制温度
缩短食物存放时间,不给细菌繁殖机会。对于鲜肉、禽类、鱼类、乳品冷藏温度应低于5℃
常见食物中毒及预防
图片来源:青岛开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常识
冷藏:0℃~8℃之间
冷冻:-12℃以下
中心温度:烧煮食品>70℃,保存温度≥60℃
参考文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指南》
感谢陪伴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