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022/4499988.html
近期,广东省惠来县11位市民出现食物中毒症状,5人送医,其中1人医治无效去世,2人病情危急,另外2人病情稳定,而导致他们中毒的原因竟是同时食用了同一家河粉店的炒河粉。
普通河粉为何会导致如此严重的中毒事件?
当地疾控中心等卫生部门介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分析论证。经调查,这次食物中毒事件为「米酵菌酸中毒」。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米酵菌酸引发的第一起悲剧。
几年前,轰动全国的“杭州黑木耳中毒”事件至今,相关中毒事件已经高达数十例:
1、年7月,辽宁的毕女士吃完泡发两天的木耳后食物中毒,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2、年7月,浙江金华徐女士一家四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出现中毒,其中7岁的女儿5处脏器衰竭,换血4次仍未苏醒。
3、年7月,医院接诊一名40岁的张先生,一开始还能简单对答,随后就失去了意识,检验报告显示肝、肾功能衰竭......此前一天晚上,他吃了隔夜泡发的凉拌黑木耳。
为什么我们常吃的食物(河粉、黑木耳等)会出现如此恶劣的中毒事件?
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椰毒假单胞菌本身不致病,但是它产生的米酵酸菌却是毒性很强的一种毒素。
主要可存在于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等食物中,虽然米酵酸菌导致的中毒次数与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相比不算多,但因毒性强,在造成的死亡人数方面却不容小觑,致死率高达40%~%,并且其有极高的耐热性,一般只有在℃高温下持续1小时才可以杀灭!
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抽搐、休克等,损伤肝、脑神经细胞以及肾脏组织。
米酵菌酸是如何产生的?
米酵菌酸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米酵菌酸的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由于阴雨潮湿的天气。
如果长时间浸泡,加上外部环境不干净,就很有可能产生米酵菌酸。如果浸泡时同时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没洗干净残留食物残渣等,这些也会成为米酵菌酸形成的温床,从而引发中毒。
尤其是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湿米粉等)、变质银耳和木耳、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等三类食品中更应该留心。
食物本身并无毒!
阅读至此,或许有人会对黑木耳、河粉等食物产生心理阴影。
其实,正常泡发的黑木耳与河粉本身是没有毒素的,并且这个过程中产生毒素的可能性也比较低,但是如果加上其他因素,就有可能产生毒素。
以黑木耳为例:
木耳长时间浸泡+外部环境较脏=致命毒素的产生(米酵菌酸)
如果它在水里泡的时间过长,再加上天气潮湿、周边环境不干净(比如浸泡容器没洗干净、留有食物残渣),木耳本身携带的“椰毒假单胞菌”就会大量繁殖,分泌出剧毒的“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这种毒素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特效的“解药”,通常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来稀释毒素,如果该毒素的摄入量过大,基本是九死一生……
日常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1、自制谷类发酵食品时,注意不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
2、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
3、磨浆后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
4、食物储存环境要通风防潮,以防被污染;
5、对于木耳或银耳,要将其表面清洗干净后,使用干净的容器和水泡发并及时食用。如需凉拌,也要在选好食材的基础上,用开水焯熟。
6、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物,认真阅读产品标签,注意感官和保质期,贮存要主要保存条件和时间;
7、食物外观有异常或者异味,请不要再食用;
8、怀疑发生食物中毒,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就医。
夏秋季本身就是米酵菌酸中毒的高发季节,各位市民朋友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谨慎,不要给其可趁之机!
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