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皮肤大阅兵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10705/9145503.html
5月12日,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江西瑞金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集中发布今年1月至3月“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
其中,四川有2人入选!
他们是
李德斌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土兴镇玛瑙村卫生室负责人、中医师
曹吉勋
成医院主任医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他们的感人故事
↓↓↓↓
李德斌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土兴镇玛瑙村卫生室负责人、中医师
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坚守从医理想。36年如一日以一位普通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印证自己真诚而执着的选择,践行对卫生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悔承诺。这就是李德斌,36年的付出和36年的坚守换来了群众口碑和“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县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县先进个人、巴中市巴山健康卫士、四川好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巴中市巴山名医”等荣誉。
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坚持服务人民。36年来始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光着脚板穿梭在泥泞的山间小道,一次又一次救治了一个又一个危急患者。特别是年自费送孤医院住院治疗并全程陪护,出院后家庭护理;年的一天中止自己躺在病床上的输液而快速投入本村李万明一家三口食物中毒抢救工作中;年冬天抢救并护送转院野外休克的80多岁老人冷兴寿;年隆冬季节跳入刺骨的堰塘中救起因承受不了丧子之痛的花甲之年的李德荣。年春节,撇下年老的父母和在外工作回家探亲的子女离开温暖而温馨的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和重点地区来(返)乡人员的摸排和体温监测。
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坚持传导健康理念。近年来,在宣传政策入户服务的同时还为特困患者提供食物用品,为孤寡患者端茶、挑水等;为做好公共卫生工件,成立了孕产妇急救护送队,发放急救名片,在多年工作积累中撰写的《母子系统保健三字经》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认可和推广;成立了“村级卫生文明劝导队”、“环境综合保洁组”、“文明戒烟劝导队”及“重、难、慢病慈善协会”等组织。
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坚守清贫之志。没有想过通过治病来赚钱,只是为了帮助群众,服务群众。36年来,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一个个危重的患者恢复健康,辖区居民个个身心健康。
曹吉勋
成医院主任医师
曹吉勋,男,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资深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今年93岁,也是他从卫生健康工作的77年。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顾问,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终身荣誉会长,全国肛肠专业高等教育知名专家,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四川省十大名中医,《中国肛肠病杂志》副主编等。从事肛肠科医疗、教学、科研60余年,是成都市和四川省肛肠科的奠基人,也是全国肛肠学会的重要奠基人,曾受到陈毅、贺龙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先后被派遣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朝鲜等国家指导讲学,开展医疗援助,培养了全国最早一批的肛肠专业硕士,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发明了腰俞穴麻醉,擅长运用中医、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各种肛门大肠疾病,如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脱肛、便秘、慢性结肠炎、骶前囊肿、直肠息肉、先天后天肛门会阴畸型等疾病。著有《中国痔瘘学》等肛肠病学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改创专科技术20多项。
从战场到肛肠科
曹吉勋教授年出生于山东,正经历日本侵华时期,他们一行八个同龄同学出来参军,因其年龄较小,部队将他培训为一名医务兵。经过一年培训后,被分到南海军区,到第一线当抢救兵,战场上因医疗条件差,很多都不能抢救下来。这一切都在年幼的曹吉勋教授心理烙下印记,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来解决这些病人的痛苦。
战争结束后,曹吉医院任职,年任职于医院(现成医院),创建了肛肠科。在其带领下科室不断发展壮大,现为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省级重点专科,全国肛肠临床药理基地(G.C.P)。肛肠科医疗队伍及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13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3人。
坚守一线,为人民服务
几十年来,曹吉勋教授始终兢兢业业地战斗在临床第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50年代全国成名的十多位肛肠病专家中目前唯一仍坚守在临床岗位者,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截至目前,四川共有36名个人,2个集体获得“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荣誉。
此次发布活动分为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天使关爱、大爱无疆、家国情怀5个篇章,通过精彩的视频短片和温情的现场分享,讲述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健康的光辉历程,一代代医疗卫生工作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砥砺奋斗,展现了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崇高精神。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
四川省医院
妇产科副主任曹宇
在活动现场分享了她的故事
主持人:曹医生一直以来坚守在扶贫一线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扶贫过程中,您所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变化是什么?
曹宇:我是年6月份参加了四川省的综合帮扶队,到了凉山的布拖县。我是一个妇产科医生,医院以后,发现他们有腹腔镜等设备,但是从来没有开展过腹腔镜等妇科手术。腹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来说,创伤小,对病人的伤害要小一些,我就想在当地开展这项技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遭受了很多病人和家属的质疑,他们认为你们就算有这个设备,但还是做不好这个手术的。
我记得很清楚,我刚去的时候碰到一个病人,我们刚想给他说给他做腹腔镜手术,病人直接就连夜就转到西昌。经过这些事情以后,和我的同事不断精进手术技巧。
彝族百姓都是很质朴的,还是挺相信医生的,我和我的同事们努力了一两个月以后,终于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零的突破。
主持人:从一开始群众的不了解不信任不接受,到后来的欣然接受,新技术得到了推广。但是我们知道健康扶贫是三年为期,三年期满您回去了,设备怎么办呢?患者怎么办呢?
曹宇:我当时到了那里,我就想,怎么才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医院我就开展了1+n的模式,就是一个老师带很多个徒弟。然后我觉得经过三年我们共同努力,现在就是比较基础的腹腔镜手术,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我觉得我还是圆满地完成了自己脱贫攻坚的任务。
主持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他们,我们的近万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才能够彻底的摆脱贫困,我们脱贫攻坚的任务才得以圆满地完成并且稳步推进。
不忘初心使命
护佑人民健康
向他们致敬!
推荐阅读
?致全省广大护理工作者的慰问信?护士版《水手》句句戳心!听完已经在哭了!?印度病例激增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