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进入到一年一度的梅雨期,气温高,湿度大,天气闷热、潮湿,蚊虫和肠道传染病病原菌生长繁殖活跃,虫媒传染病和霉变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进入好发季节;手足口病继5月之后也可持续高发,幼儿家长和幼托机构应做好预防工作。同时,空调导致的流行性感冒容易发生,应注意预防。
Tips
注意预防食物中毒1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误食含毒食物引起的中毒,包括感染性食物中毒、化学食物中毒以及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夏季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
炎热的夏季,适合各种细菌和病毒的大量繁殖生长。如果食物在制作、储存、出售过程中处理不当,被细菌污染,食后引起的胃肠炎和中毒症状。
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进食被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噬盐菌、肉毒杆菌等病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这些食物包括不洁的禽、畜肉、内脏、蛋、鱼、以及牛、羊奶、剩饭、剩菜;或者腌制和醉制的海鱼、海蟹、海蛤、虾。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往往伴有高热、严重者伴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
预防重点:
?不食用病死牲畜肉,加工冷荤熟肉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场所、人员、工具、冷藏和消毒)。
?肉禽蛋类食品要热透、煮熟后食用,剩余食品再食用也应彻底加热。
?储存食品要在5℃以下,若做到避光、断氧,效果更佳。
?搞好环境卫生,刀、砧板等用具要经常清洗,并要保持干爽,以免细菌滋生。
?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Tips
防蚊灭蚊,警惕虫媒传染病2虫媒传染病
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与鼠传疾病构成了媒介生物性疾病。
6月进入初夏,梅雨季节也马上到来,天气闷热,蚊虫容易孳生。如果蚊子被叮咬就可能被传染上常见的蚊媒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没有做好防蚊灭蚊的准备,就很有可能会被传染相应的疾病!
登革热
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乙型脑炎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筋、颈项强直等流行性症状。
寨卡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预防重点:
?家居环境中使用安装纱门、纱窗及使用蚊帐防蚊;室内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用卫生杀虫剂驱蚊、灭蚊;社区、家庭应清扫卫生死角、倾倒门前屋后积水以消除蚊虫孳生地。
?居民家庭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花盆的托盘积水也要及时清理干净。
?卫生间和厨房保持地漏处无积水,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应加盖。
?外出活动避开蚊虫喜好的阴暗隐蔽环境;避开蚊虫活动的高峰时间;穿上浅色的宽松衣裤等对避开蚊虫叮咬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野外和户外活动时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染病。
?如出现登革热、乙脑、寨卡等疑似症状时,应及早去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Tips
预防夏日“空调病”3夏日“空调病”
由于空调器带来的空气干燥造成的疾病。
夏天,在空调器制冷,给人们带来凉爽空气的同时,也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长期在这种干燥的空气里,我们的皮肤大部分裸露在这种干燥的空气里,即使不出汗,也会散失大量的水分;同时吸入的是干燥的空气,呼出的几乎是饱和的湿气,散失的水分会更多。人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就会胸闷气短、口干鼻痒、疲乏无力、肌肉酸痛、头痛头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同时室内温度、湿度特别适合病菌的生存和繁衍,低质量的空气可以使人的呼吸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
预防重点:
?不要全天候关闭窗户,经常开窗换气,窗式空调可以使用换气功能,以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交换。
?建议每2~3小时开窗户一次,将室内空气排出,使室外新鲜气体进入。
?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调节的温度和室外温度差不要超过7℃,否则出入空调房间时急剧的温度变化使呼吸道不能适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
?不要24小时开空调,凌晨时可以利用凉爽的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
?空调房间禁止吸烟,患呼吸道感染者最好不要进入,因为病菌一旦带入易于滞留。
?由于空调房间内微生物容易繁衍滋生,因此床单、地毯、沙发罩要经常清洗消毒。
(来源:健康尤溪)
长按白殿风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