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从口入,夏季小心食品污染与食物中毒

作者:健生

编辑:寸心

食品卫生是针对食品卫生质量,防止在食品中出现威胁人体健的有害因素,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学。食品从种植、养殖、收获、捕捞、屠宰,还有从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烹调直到食用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某些有害因素,使食品受到污染,以致降低食品卫生质量或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进入夏季,防止食物中毒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就显得特别重要,下面笔者就食品中可能出现的两大有害因素作一介绍。

食品污染

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昆虫都可造成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主要有细菌与细菌毒素,霉菌与霉菌毒素,出现在食品中的细菌包括能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及其它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菌,还包括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并可作为食品受到污染标志的非致病菌。

寄生虫和虫卵对食品的污染往往是通过食品而使人致病的蛔虫、绦虫、中华枝睾吸虫以及旋毛虫等造成。主要是病人、病畜的粪便间接通过污染水体或土壤污染食品或直接污染食品。

昆虫污染主要包括粮食中的甲虫、螨类和蛾类,动物性食品和某些发酵食品中的蝇蛆类。

化学性污染:包括各种有害金属、非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如:汞、镉、铅、砷、有机氯化合物、亚硝酸盐等。化学污染涉及范围较广,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农药、化学肥料等农业用化学品使用不当,使食品受到污染或在食品中有一定残留。

2、质量不合卫生要求的容器、器械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接触食品时,其中的有害物质污染食品。

3、为了达到一定加工目的,有意识地向食品中加入食品添加剂,如果食品添加剂本身不合卫生要求,或其中含有有害杂质,都可造成食品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水中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又可通过水和土壤污染食品。所以,环境的轻微污染可能造成食品的极为严重的污染,对此,应格外注意。

食物中毒

食品腐败变质

使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很多,在众多原因中,最普遍、最活跃的是微生物的作用。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泛的微生物,很容易污染因保管不当的各类食品。不同的微生物分解不同的食品成分,从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结果就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微生物则大量繁殖起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引起食品变质的现象有;

1、腐败腐败就是蛋白质被分解的过程而产生的现象。此过程是在微生物分泌蛋白酶的作用下完成的化学分解过程。在有氧的条件下,蛋白质可被彻底分解,无氧条件下,蛋白质不能充分分解,中间会出现有变性和臭气的产物。可使食品发生腐败现象的微生物有:枯草杆菌,肉毒杆菌、大肠杆菌、霉菌等。

2、霉变食品一旦被霉菌污染,霉菌就可在食物上生长繁殖,结果使食物的原有外观,滋味、品质等发生变化,此种变化为霉变。其原因就是由于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成分被分解而引起的变化过程。引起霉变的微生物是青霉、毛霉、根霉和曲霉。

3、酸败食品中的脂肪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的过程称为酸败。含脂肪丰富的食品如保管不当,被微生物污染,在其作用下,脂肪可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继而脂肪酸又被分解为酮酸,结果使原本味道很美,很可口的食品产生刺鼻的哈味。

4、腐烂蔬菜、水果表皮如有损伤,霉菌、酵母菌、细菌都可借此机会进行生长繁殖,分解有机物质,从而使蔬菜水果变质,出现此种腐败变质现象称为腐烂。如苹果、梨、土豆、红薯、大白菜等的腐烂现象。

5、变色有些细菌可在食品内产生色素,使食品失去原有的颜色,产生异样的色彩,使食品发生感官的变化。如嗜盐菌可使咸鱼、泡菜变红等现象。

6、粘液化粘液产碱杆菌、产气杆菌可使食品产生粘液成丝。耐热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也会有此作用。生活中常见此现象是:米饭的变质、面包的粘液化等现象。

7、红斑有些细菌可使食品变红,如肉上的红斑。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神灵芽孢杆菌的繁殖引起的。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食品变质的种种现象,而且认识这是在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引起的。为免食品发生这些现象,就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食品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一旦现了某种现象,就一定将其消除掉,以确保人体健康。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为最常见且发病率较高,全年皆可发生,但在夏秋季节发生为多。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品,例如肉、鱼、奶蛋类等及其它制品;植物性食品如剩饮、糯米、凉糕等易引起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根据污染食物的细菌种类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易污染的食品为家畜肉,家禽肉和蛋类,还有奶制品。一旦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这些食品,就可发生中毒现象。沙门氏菌中毒全年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两季。

预防沙门氏菌中毒,低温贮存食品是一项重要措施。

2.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在一般情况下,是非致病菌,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具有致病性,故将这类杆菌又称为“条件致病”。

二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为感染型食物中毒。如果热肉类和凉拌菜不新鲜、不卫生,就带有这类细菌。这类细菌污染熟后的肉类和凉菜,特别是切成小块的熟肉。中毒后的症状同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症状相似。

预防措施是:生熟食分开,生熟食料及时加工处理,及时放入冷柜中,烹调时充分加热,对存放时间较长的熟食必须回锅高温杀菌消毒。

3.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分布于海水中,最宜生长繁殖在有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中。副溶血弧菌中毒,大都由海产品引起,如鱼、蟹等。

起病很急,一般为先泻后吐,腹部有明显的压痛,腹泻每日5~10次,开始为血水便,以后转为脓血样便;少数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及休克等症状,重则可造成死亡。

预防措施:一是要充分煮熟煮透。如蟹类带硬壳的食品,一般在开锅后再加热30分钟以上才能起到消毒灭菌作用。畜禽肉类要注意加工制作,熟透后方可食用。

4.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两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空气、土壤、水及物品上;人和动物的鼻腔、皮肤、咽喉和肠道的带菌率较高。此菌一经污染食物,则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摄入含大量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物则引起中毒。

中毒者有头痛、腹痛、脱水等症状,儿童的发病率较高,也较严重,病程一般为1~2天。

5.肉毒杆菌此菌存在于土壤、淤泥、尘土和动物粪便中。它在无氧环境中可产生外毒素,称为肉毒毒素。

当人们摄入了含一定量肉毒毒素的食物时,就会发生肉毒中毒。

肉毒毒素是一种毒性强烈的神经毒,早期出现疲倦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随后有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颈部酸痛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部有压迫感,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此外,还有一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蜡样杆菌、韦氏杆菌、志贺菌等也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喜欢我,就点一下“在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qw/6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