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员高度密集,是聚集性传染病疫情的高发场所。冬季也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广大家长朋友更需警惕常见传染病和新冠肺炎叠加的流行风险,做到多病共防,共同做好冬季传染病的防控。
一、常见传染病主要包括以下种类:
1、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流脑、乙脑、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肺结核。
2、消化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诺如病毒感染等病毒性急性肠炎、食物中毒。
3、体液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
4、体表传染病:水痘、手足口病。
二、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体征
1.呼吸道传染病、体表传染病的症状主要有发烧、咳嗽、咳痰、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的早期现象,甚至出疹子的情况。肺结核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伴有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者体重减轻等症状。
如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始症状和流感类似,也是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为首发症状。2.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等情况,多有不洁饮食史,或者吃生食、不全熟食物史,以及不注意手卫生等情况。近期正值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高发期,诺如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常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聚集性疫情,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一般12-48小时出现症状,导致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畏寒等。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体或用具,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等。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暴发的常见食品。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通常持续2-3天,预后良好。当学生出现上述情况或者疑似上述传染性疾病的症状、体征时,请及时(尽量不超过2小时)告知班主任→校医,医院做相关检查,确诊后及时告知班主任,且每天向班主任汇报治疗情况。并按照因病缺勤、缺课程序报备。医院出具的病愈诊断证明,方可返校上课。三、预防措施
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一)个人防护措施
1.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请广大家长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规范佩戴口罩习惯(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活动时)。
①勤洗手。用香皂、肥皂或者洗手液加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等。身上常备一次性消毒湿巾;
②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③要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抵抗力。
④尽量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公众集会等;
⑤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不要过度疲劳。
⑥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当多喝温热汤水。
⑦不食不洁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
⑧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气、传染他人,主动自觉践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⑨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多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或酒精擦拭。2.合理安排出行。如非必须,尽量不前往境外和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如确需前往,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准确记录好自己的活动轨迹。凡从境外和国内省(直辖市、自治区)已公告的中高风险地区来岳返岳人员,按照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门规定的管控措施要求,主动向所在社区、所在单位、所在酒店报备,配合做好相关排查管控和健康管理工作。3.—旦出现发热、干咳、腹泻、乏力等症状,请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向班主任、主管领导、医务室告知14天内活动执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4.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5.因事因病缺勤缺课按照学校的缺勤程序报备。
6.尽量不要让孩子带病上学。
冬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好习惯,对传染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防控传染病,你我都有责任。
祝您身体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