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号,白马镇中心小学10名学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经医院全力诊疗,7月2日上午,10名出现不适症状学生均已解除症状返校上课,学校教学秩序正常。
同时,安居区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对此次事件进行处置,并对学生食用的味精、鸡精、豆瓣以及学生的呕吐物等10个样品进行检测。
小编:这10样东西,最后检测出来是什么结果?
安居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左鹏:有4个样品检查出来有蜡样芽胞杆菌,这4个样品是两个患者的呕吐物,一个患者的肛食、一个剩饭,这4个都检查出有蜡样芽胞杆菌。
小编:为什么会检测出这个东西?
安居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左鹏:因为我们当时考虑这个米饭,因为它在常温下保存,蜡样芽胞杆菌是在28℃-35℃之间生长繁殖最快,恰好这个饭保存的时候没进冰箱,在常温下保存到第二天,所以细菌是这么长出来的。
小编:蜡样芽胞杆菌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安居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左鹏:这10个学生所有人都有呕吐症状,有8个人只有呕吐症状,有2个人有腹痛,有1个人有腹泻,都是属于蜡样芽胞杆菌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
小编:从时间来看,是契合的吗?
安居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左鹏:是契合的,因为蜡样芽胞杆菌一般的发病时间1-5小时,11:30学生开始吃饭,1:30-1:40左右发病,所以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是比较合适的。
由于冷藏的方式不对,加之没有高温杀菌,所以最终导致了此次事件的发生。
(来源:灵动安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