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食物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条建议”
01
购买食物时,应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超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购买无厂名、无厂址或无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02
打开食品包装前,或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03
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或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04
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或剩余食品。
05
不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污秽不洁、霉变、生虫及其它含有害有毒物质的食品。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
06
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07
生吃或直接食用的瓜果,要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08
少食用煎、炸、烤制食品及汉堡包、方便面、碳酸饮料等高脂、高盐、高糖食品,减少慢性病发生的几率。
09
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10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应洗手,清除手部可能沾染的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提倡使用公筷公勺,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
让我们一起
勤俭节约,营养膳食
响应理性消费的倡导
遏制食品浪费风气
共享食品安全成果吧
图文来源:海西州文体旅游广电
图文编辑:小王
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