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台山多家商超江门2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

近日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组织对江门市范围内

流通环节的食品进行监督抽检工作

具体包括:

饼干、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调味品、豆制品、方便食品、糕点、罐头、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食糖、食盐、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水产制品、水果制品、速冻食品、糖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饮料等26大类食品。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总体情况

抽样检验批次,其中合格样品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样品11批次,标签不合格13批次,合格率为97.6%。不合格样品共24批次,检出标签问题、食品添加剂超标等问题。检验机构均为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不合格产品信息

豆制品类

此次抽检批次中,豆制品类被检查出不合格的单位共有5家,其中,被检查出产品存在标签问题。

速冻食品类

此次抽检批次中,速冻食品类被检查出不合格的单位共有4家,其中,被检查出产品存在标签问题。

粮食加工品类

此次抽检批次中,粮食加工品类被检查出不合格的单位共有3家,其中,被检查出产品存在食品添加剂超标问题。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类

此次抽检批次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类被检查出不合格的单位共有3家,其中,被检查出产品皆存在食品添加剂超标问题。

方便食品类

此次抽检批次中,方便食品类被检查出不合格的单位共有2家,其中,被检查出产品存在标签问题。

食用农产品类

此次抽检批次中,食用农产品类被检查出不合格的单位共有2家,其中,被检查出产品存在其他指标问题,挥发性盐基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饼干类

该单位销售的菓子町园道-香葱味苏打饼干(克/包),酸价(以脂肪计)(KOH)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糕点类

该单位销售的绿豆炒米饼(克/盒),营养标签-脂肪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乳制品类

该单位销售的浓缩暖酸奶(风味发酵乳)(克/包),乳酸菌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糖果制品类

该单位销售的芭若黛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g/盒),营养标签-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调味品类

该单位销售的烹调型黄豆酱油(毫升/瓶),氨基酸态氮(以氮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相关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农产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并要求经营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并依法予以查处。以此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并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查处情况由企业所在地负责案件查办的市(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规定公开。

食品安全无小事

关于食品安全你应该了解

↓↓↓

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三是滥用食品标识。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食品外包装上的标识要求

①有食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②有中文标明的食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③有中文标明的食品规格、重量、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④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还必须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

⑥销售散装食品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明示食品名称、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因素及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因素主要有: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甚至可致休克。

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剧烈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自乱阵脚,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

第一招

防“艳”

在选购食品时首先要看颜色。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水果表皮像蜡果一样又鲜又亮、果脯颜色鲜艳异常、熟肉制品红亮诱人、瓶装的果蔬鲜亮不褪色等,这些食品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虽然很多添加剂与人工色素是无毒的,但是这种合成色素还是少吃为好。

第二招

防“白”

食品呈现出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如面粉、银耳、粉条、大米等,这样的食品十有八九会含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制品,这些添加物会对消化系统和肝脏造成损害。

第三招

防“长”

选购食品时要查看外包装上打印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尽量选用当天或生产时间不长的食品。同时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因为保质期过长意味着防腐剂含量可能超标。此外,食品保质期越长,营养成分流失越多。

第四招

防“反”

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第五招

防“小”

要提防小作坊加工的食品,这类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通常发生在这些小作坊制作的产品上。

第六招

防“低”

就是指食品价格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这类食品大多有“猫腻”。网上购买食品,由于降低了中间环节的费用,价格比普通商超便宜。但如果价格低于平时购买价格的一半以上,就要警惕了。

第七招

防“散”

尽量不要采购散装食品,特别是集贸市场上销售的散装熟食制品及酱菜等,它们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来源:江门市市场监管局、食药法邑

编辑:梁文娟

监制:吴世明

转载需注明出处:台山发布(taishanfabu)

投稿邮箱:tsfb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zz/7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