嗦粉也有危险高温多雨天气,谨防食物中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w/241202/e6upf78.html
今年3月有多人在台北市信义区一家素食餐厅用餐后出现不适送医后甚至出现死亡病例4月29日,台湾卫生福利部门相关负责人证实,该起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仍有2人住院治疗。死者体内检出有毒物质“米酵菌酸”成分据悉,该起食物中毒事件已通报的所有案例都曾于3月19日至22日,在该餐厅食用了粿条、米粉等用同种食材制作的食物,并都在用餐后短时间内出现症状,其中重症者都出现了急性肝衰竭和由此引发的其他器官衰竭。经检测,发现有毒物质“米酵菌酸”成分。食物中毒为何能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有毒物质“米酵菌酸”到底是什么?日常又该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一起来看↓认识“米酵菌酸”“米酵菌酸”由发酵的谷物、椰子及食用菌等受污染后产生,毒性强烈,无色无味,耐热性极强,正常的家庭烹饪方法难以消除,进食后即可引发中毒。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哪些食物易产生米酵菌酸?经长时间发酵或浸发的食品,当放置在高温潮湿环境下最易滋生“米酵菌酸”,包括:1谷类发酵制品发酵玉米面、糍粑、醋凉粉、粿条、米粉、凉皮等。2变质食用菌过久泡发的银耳、黑木耳等。3薯类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中毒后有哪些症状?一旦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一般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一两天后即出现中毒症状。首先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无力。重者出现头痛、肌肉痉挛、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休克甚至死亡。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食用发酵米面类食品前,要确保其存储、加工和烹饪方法正确,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食用发酵食品时,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污染。在制作发酵食品时,要注意卫生和温度控制,避免细菌滋生。夏季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还有哪些?沙门氏菌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如:肉类、蛋类。症状:腹泻为水样便,一日数次,多伴有发烧,体温38~40℃,症状一般在中毒后3—5天内迅速减轻。蜡样芽胞杆菌常见于剩饭、米粉、甜酒酿、甜点心及乳、肉类。主要原因是食用前保存温度较高和放置时间较长。症状:呕吐型以恶心、呕吐、腹痛为主;腹泻型多为腹痛、腹泻、水样便。副溶血性弧菌主要见于海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症状:脐部阵发性绞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后如何紧急处理?怀疑自己食物中毒后,应第一时间催吐并留样。身体不适时应立即就医,以免耽误诊疗。国家应急广播提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变质出现疑似中毒情况应迅速应急处置并就诊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zz/12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