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汁多味甜,是一种广受喜爱的水果。尤其是清明前后,恰逢甘蔗最后的上市时期,不少人都会抓住机会最后“过把瘾”。但是俗话说“清明蔗,毒过蛇”,意思是说清明前后的甘蔗如果没挑对,吃了可能比毒蛇还毒!
实际上,俗话说的“清明蔗,毒过蛇”,并不是说这时候的甘蔗都有毒,而是特指此时因霉变而发红的甘蔗,这种甘蔗吃了很可能引起中毒反应。
案例
近日,刘女士和朋友趁着天气晴好相约去爬山,恰巧路边有卖甘蔗的就买了一根解渴。吃的时候刘女士就觉得甘蔗里面有点发红,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于是几个人都吃了下去。
不久,刘女士和朋友就出现了恶心呕吐、胸痛的症状。医院救治后被确诊为食物中毒,刘女士病情最为严重,全身多个器官都出现了衰竭的情况。
引起这次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就是那根发红的甘蔗。
春季气温回暖,且大多数地区雨水较多。受气候影响,甘蔗病原菌逐渐活跃。甘蔗在储存、运输的过程稍有不慎,就容易感染病原菌,引发霉变,并产生大量毒素,从而使得蔗茎内部变红或红褐色,甚至可能出现菠萝味、酒糟味或酸辣味。
再有不少商贩为方便消费者购买、食用,通常会将甘蔗削皮、切段售卖。这些甘蔗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接触大量病毒、细菌,再加上水果刀未消毒等因素,病原菌更易通过切口入侵甘蔗内部。
所以如果发现甘蔗内部发红或有红血丝,最好就不要再食用了。
有些人可能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这种红甘蔗吃一点问题应该也不大。但其实,霉变甘蔗中的病原菌是节菱孢霉菌,它会产生一种名叫“3-硝基丙酸”的有毒物质,仅0.5克就会让人发生中毒反应,对中枢神经和消化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一般人误食这种毒素后,2~8小时内就会发作,初期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视力模糊等,与普通食物中毒类似。
严重者还会抑制呼吸、伤害肝脏、侵害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头晕、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情况,甚至还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1.一看
新鲜的甘蔗表皮一般光亮有白霜,瓤部一般呈乳白色;而霉变的甘蔗外表一般色泽都不佳,小节与小节之间可能还会有明显的虫蛀痕迹,瓤部颜色比较深,一般呈淡褐色。
而且,霉变甘蔗的末端可能还会出现絮状或是绒毛状的白色物质。
当然,最明显的区分标志就是切开之后横断面上有红丝或红斑。
2.二摸
摸起来较硬的甘蔗一般都会比较新鲜,而摸起来就明显发软的甘蔗很可能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霉变反应。
3.三闻
质地好的、新鲜的甘蔗闻上去有一种清香味;而霉变的甘蔗闻起来不仅没有清香,可能还带有酸味、霉味、酒糟味。
小贴士
除了这些技巧之外,一般还会建议选择中等粗细、节头较少且均匀的甘蔗,这种甘蔗一般都比较甜,而过粗、过细的甘蔗口感一般都不佳。
甘蔗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水果,它含有大量的铁、钙、磷、锌、锰等微量元素,其中铁含量尤为丰富,故也被称为“补血果”,对缺铁性贫血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甘蔗中富含的蔗糖可以为身体补充必需的糖分,有助于缓解疲劳、治疗低血糖。中医认为甘蔗还有清热、润肺、健脾、利尿的功效。
再加上它含有的大量的粗纤维,一方面有助于清除口腔中的细菌,预防蛀牙、口臭、口腔炎症等疾病;另一方面可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不过,有三类人不适合食用甘蔗:
1
身体虚寒的人不宜食
甘蔗性寒,对于身体虚寒的人来说,食用后会导致虚寒症状加重,可能还会引起胃痛等不适症状。
2
糖尿病人不宜食
甘蔗所含糖分较高,糖尿病人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并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不太建议糖尿病人食用甘蔗。
如果真的想吃,一定要按照升糖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计算好分量,切勿食用过多。
3
咽喉肿痛者不宜食
甘蔗的品种很多,其中黑皮甘蔗性质温热,食用后可能会在体内积存热毒,所以不建议上火、咽喉肿痛的人吃,否则容易加重症状。
不过青皮甘蔗味甘性凉,有缓解肺热咳嗽之效,有此类症状的人可以适当食用。
现在市面上还有很多商家会售卖甘蔗汁,可以让人免去咀嚼的麻烦。但甘蔗汁相比甘蔗更难确定品质,不良商家如果将霉变甘蔗掺杂在其中,消费者也很难发现,中毒的风险相对更高。所以建议大家最好还是买新鲜甘蔗咬着吃;牙口不便的则可以将甘蔗买回家自己动手榨汁,更安全卫生。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