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鸡西市委宣传部获悉,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其间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
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
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未查出氰化物(剧毒类)、有机磷类(农药类)、呋喃丹类(氨基甲酸酯类内吸性广谱杀虫剂)、安定类(催眠)、毒鼠强(鼠药类)等有毒物质,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黄曲霉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黄曲霉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7名患者经救治无效死亡,2人仍在抢救中。
相关部门提示:受黄曲霉菌污染的粮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是一类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化学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它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的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哪里?1
花生等变质发苦的坚果
花生是高蛋白的食物,适量食用不仅可以预防心脏病还有减肥的作用。花生脂肪含量高,因而也被加工成花生油成为主要的食用油之一。但花生在储存中容易出现霉变,霉变的花生就是黄曲霉毒素的隐身之地。有些人喜欢购买小作坊生产的花生油,难以保障花生是否经过挑选,可能会存在黄曲霉毒素感染的情况。坚果的营养丰富,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储存不当或放置时间过长,都易变质,藏有黄曲霉毒素。如开心果、腰果及枸杞、莲子等,放置不当都容易发霉变质,食用起来有一种发苦的味道,会出现一股哈喇味,也就是一股油脂氧化的味道。如果大家吃到这样的坚果或其它食物应及时吐出,把这些食物赶紧处理掉,以免损害健康。2
筷子和菜板
这两样东西是每个家庭厨房中必备之物,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做好清洁工作就会出现长毛的现象,这些物质就含有黄曲霉毒素。菜板使用过后必须要清理干净,定期消毒。筷子在反复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这些磨损的孔隙也是黄曲霉毒素的潜藏之地,因此筷子菜板必须要定期更换。3
玉米、谷物等
其实,玉米、豆类、大米等粮食类食物中淀粉含量也较高,这些食物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湿度和温度不适合,也会引起食物霉烂变质,产生黄曲霉毒素。如何预防黄曲霉毒素的污染?1.在选购食品时,特别是天然食品原料,我们要优先选购不含或少含黄曲霉毒素的优质原料,从源头上杜绝一切潜在毒素隐患。2.农村的朋友,在农作物在收获、贮运过程要保持谷粒、花生、豆类及其它易染黄曲霉素的作物的外壳完整无损可有效地防止霉菌的侵染。3.购买坚果、花生、粮食等尽量选择小包装,按照要求储存,注意保质期。使用前,打开包装认真嗅一下味道,一旦有变味情况立刻扔掉。4.保持卫生,及时检查自己家中储存食物是否发生霉变,如有霉变食物,立即处理掉;不吃已霉变的食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来源:央视网、南京卫生编辑:陈伟铭值班主任:林晨音朋友圈疯传澄迈交警对孕妇暴力执法?真相是.....今年15号台风即将生成!对海南的影响是....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