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出轨的原因 http://www.rongjunmei.com/nxbyz/5623.html自然界有很多有毒动植物,稍有不慎就会食物中毒。如:河豚鱼中毒、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毒蕈中毒、含氰苷类植物中毒等等。一、河豚鱼食物中毒(一)毒性物质河豚鱼的有毒成分为河豚毒素(比氰化钠强1千倍),是一种神经毒,可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麻痹。包括: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及河豚肝脏毒素。河豚毒素对热稳定,℃以上方可分解。河豚卵巢和肝脏毒素最强,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河豚鱼死后长时间其内脏毒素会渗入肌肉,污染鱼肉也含毒素。河豚鱼随季节变化毒素也有不同,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最强;6~7月产卵后,卵巢萎缩毒性减弱。因此,河豚鱼中毒多发于春季。(二)中毒表现1、发病急,潜伏期10~45分钟,最长3小时;2、先感觉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未肠道症状,并有四肢无力、口唇、舌尖及肢端麻痹,进而四肢肌肉麻痹,以致身体摇摆,行走困难,甚至全身麻痹或瘫痪状。3、严重者眼球运动迟缓,瞳孔散大,对光发射消失,然后言语不清、青紫、血压和体温下降,呼吸先迟缓、浅表,而后呼吸困难,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三)预防措施1、捕捞时必须剔除河豚鱼(不吃)2、水产部门严格执行《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严禁出售河豚鱼。3、加强宣传河豚鱼的毒性危害,学会识别河豚鱼,不吃河豚鱼。4、严禁饭店、酒店自行加工河豚鱼。★最好治疗方法:洗胃及人工辅助呼吸。二、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组胺可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含组胺高的海产鱼类有:青皮红肉鱼类,如金枪鱼、秋刀鱼、竹荚鱼、沙丁鱼、青鳞鱼、金线鱼、鲐鱼等。(鱼不新鲜或腐败时组胺含量会增高)组胺含量高的鱼图片参考:(一)中毒表现1、潜伏期一般为0.5~1小时,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小时。2、以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支气管收缩为主,主要症状为脸红、头晕、头痛、心慌、脉速、胸闷和呼吸窘迫等,部分人会出现眼结膜充血、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脸发胀、唇水肿、口和舌及四肢发麻,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全身潮红、血压下降等。3、中毒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迅速,偶有死亡病例。(二)预防措施1、不吃腐败变质鱼。2、选购冰鲜要注意新鲜度,发现色泽不新鲜、鱼体无弹性最好不要食用。冰鲜鱼选购后应及时烹饪,如要盐渍,应劈开鱼背加25%以上的食盐。3、有过敏性病史的最好不要食用组胺含量高的鱼类。注:学习资料“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年9月9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