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更要格外注意食物的安全性。
处于生长期的幼儿,饮食至关重要!
饮食不当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甚至还会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伤害!
哪些是不健康的食品呢?
1.垃圾食品
我们生活中油炸食品有油条、炸丸子等等。它能够损坏脏、脑细胞,导致心血管疾病;并且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
我们爱喝的可乐、芬达等各种汽水,里面含有大量的糖类、碳酸,会与身体中的钙元素结合成沉淀排出体外造成钙的流失。
还有很多人都喜欢吃零食和辣条,加入了很多味精之类的东西。吃起来口味比较好,但是吃了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
2.三无产品
三无食品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以及无生产厂名称。也有说法是:三无产品是无生产厂名,二无生产厂址,三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
3.过期食品
过期食品就是指超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一般情况下说的“保质期”,是指在那个期限内,食品的任何一方面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有时候,食品过期可能只是外观不那么诱人,或者口感没有那么好了。这样的食品,也还是能吃的。不过,问题在于,它也完全可能是致病细菌数量很多了,吃了生病的可能性增高。而且,你无法判断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4.安全存放
1.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
2.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即使冷藏;
3.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
#幼儿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常识一: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
白开水不光能满足儿童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还是营养保健型饮料,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有喝饮料习惯的孩子,常常会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
常识二:过量吃冷饮有损健康
一到夏季,许多小孩子都爱吃雪糕,3-6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不会控制自己的食欲,想吃就吃。一次让孩子吃4、5个雪糕,或喝掉2、3瓶汽水,这对儿童健康非常不利。首先,暑天人体胃酸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时的气候条件恰恰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好发季节。过食冷饮会引起儿童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等症状,影响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可能导致儿童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另外,冷饮市场有一些产品的卫生状况很差,不少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过食冷饮会增加儿童患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
常识三:易拉罐饮料对儿童有危害
倍受孩子们喜欢的易拉罐是以铝(AL)合金为材料制成的。为避免铝合金与饮料接触,其内层涂以有机涂料以作隔离。有些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保护涂料未全涂满罐壁,或者在封盖、灌装和运输途中出现涂层破损,都会导致饮料与铝合金直接接触,而使铝离子溶于饮料中。有调查显示,易拉罐装饮料比瓶装饮料铝的含量高出3~6倍。若常饮易拉罐饮料,必然造成铝摄入过多。铝过多可能导致儿童智力下降、行为异常,不利于儿童骨骼及牙齿发育。
常识四:长期饮用矿泉水会染疾病
矿泉水与自来水主要区别在于其中某种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的含量高,对特定人群有保健作用。饮用矿泉水应有针对性,缺什么补什么最好。如果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长期过多地沉积在人体,可能会引发某种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肾结石。
常识五:彩色汽水会影响体格发育
五颜六色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甜味剂、人工合成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碳酸水,经加充二氧化碳气体制成的。除含一定的热量外,几乎没有什么营养。这里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甜蜜素、安赛蜜和甜味素等。这些物质不被人体吸收利用,不是人体的营养素,对人体无益,多用还对健康有害。那些色泽特别鲜艳的汽水里面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会给孩子带来潜在伤害,过量色素和香精进入儿童体内后,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扰体内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一些彩色冰棍、彩色冰砖、彩色袋冰等也和彩色汽水一样对儿童的发育有害而无利,建议也不要食用。
常识六:膨化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
油炸薯条、雪饼、薯片、虾条、虾片、鸡条、玉米棒,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膨化食品。检测显示,膨化食品虽然口味鲜美,但从成分结构看,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从饮食结构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尔食之。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若运动不足,会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出现肥胖。儿童经常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
常识七:营养补品千万不能随意吃
家长们认为,给孩子吃补品会促进生长发育,更希望通过它提高孩子的智力,因此会选购各种营养滋补剂,如含有人参、鹿茸、阿胶、冬虫夏草,花粉等营养品。孰不知这些补品对成人可能有益而无大碍,但对儿童却经常会引发很多不利的后果,如食欲下降和性早熟。
常识八:常吃果冻会阻碍营养吸收
市场上销售的果冻,绝大多数并不是用水果制成的,而是采用海藻酸钠、琼脂、明胶、卡拉胶等增稠剂,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人工着色剂、甜味剂、酸味剂等配制而成。其中的海藻酸钠、琼脂等虽属膳食纤维类,但吸收过多会影响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尤其是会使铁、锌等无机盐结合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混合物,从而影响机体对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常识九:可乐、咖啡儿童不宜喝
大量研究发现,常饮咖啡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对儿童身体健康不利。咖啡因实际上是一种兴奋剂,它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会刺激心脏肌肉收缩,加速心跳及呼吸。儿童如果饮用了过多的咖啡因则会出现头疼、头晕、烦躁、心律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肌肉震颤,写字时手发抖。咖啡因有刺激性,能刺激胃部蠕动和胃酸分泌,引起肠痉挛,常饮咖啡的儿童容易发生不明原因的腹痛,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则会导致慢性胃炎。咖啡因能使胃肠壁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儿童的骨骼发育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同时,咖啡因还会破坏儿童体内的维生素B1,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
常识十:洋快餐营养单一不可多吃
即便洋快餐中不含“苏丹红”,但是在营养配比上仍存在很大的问题:高热量、高脂肪、荤素搭配不合理……如果只是偶尔吃一两次还可以,倘若经常光顾,对儿童身体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幼儿食品安全应该注意的事项#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商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不盲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只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食物中毒小科普#
我国内地食物中毒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数和中毒人数最多,主要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表现为集体进食同一种或多种受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后,多人集中发病。
患者常在进餐后24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上、中腹部持续或者阵发性绞痛多见,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常先吐后泻,每天腹泻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稀便、水样或黏液便。
#预防食物中毒#
1.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未削皮的水果、生的蔬菜,不喝生水。
3.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4.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食物中毒急救知识#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若无法尽快就医,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以促呕吐。亦可用鲜生姜克,捣碎取汁用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呕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喉咙,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时间超过两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毫升,加水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给家长们的几点建议#
1.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装食物,自己携带饭盒既卫生又经济。
2.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3.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4.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5.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6.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7.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饮食健康千万条,食品安全第一条!”亲爱的家长朋友,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心系千万家。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为了您孩子的身心健康,希望我们共尽一份应有的责任,让我们一起携手,拒绝垃圾食品,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建湖县湖景幼儿园
玩科技乐融合慧成长
撰稿者:王敏
审稿者:张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