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Mer读美食学的重庆小伙靠火锅征

“美食学专业不是你想的吃吃吃,重庆小伙靠火锅拿满分征服欧洲胃。这期UCAMer故事会我们请到了在武康大学读美食学本科的小吴同学。一起来看看他为什么选择这个小众专业和他的学习感受吧”

吴同学你好,先请你自我介绍一下吧。

我叫吴化龙,去年9月份到的穆尔西亚,在国内去年3月份的时候就开始申请武康大学,因为对我来说对体育也没有很感冒,觉得美食学挺专业的,而且这边的美食学不像国内的专科学院,就是说只是做饭、当个厨师的那种。

武康大学提供的资源还是比较广的,我就觉得这个专业还可以。因为在国内学西语的时候,就是想学这方面。因为我奶奶是开餐馆的,从小到大奶奶就天天为我做饭,我就是天天跟着奶奶在泡在厨房里,(所以这个选择)基本上就是受到奶奶的影响熏陶。

请问一下你家是哪里的?奶奶做饭是什么菜系的?

我们家是重庆的,所以是川菜,还是蛮厉害的,而且我家基本上除了奶奶之外都是男人做饭,比如说我爷爷也做饭,然后我舅舅也是开餐馆的。包括我爸、我爷爷、我舅舅还有我妈妈那边她的兄弟其实都特别会做饭,都做的特别好吃,所以家里面的渊源肯定就在那,我基本上以后还想走这条路,当然呢另一方面也不太想走,因为家里那种特别传统的(开餐馆),特别辛苦,因为在国内当厨师,大多还是比较传统。

因为我高一读完就开始学西语了,那时候开始有出国留学的意向,但是还不知道要学什么,后来临近出国就开始选专业了,就想着家里开餐馆这么多年,来到这边就学西餐吧,正好国外餐饮业方面在某些层面肯定要比国内更发达一些。

但是当然我们中餐文化特别深厚,但是到现在还都比较传统,祖上是怎么做的,现在也怎么做。但是国外新兴技术比较多,比如说米其林技术之类的,所以在国外学一点,然后融合一下中餐也挺好的。

学了这个专业之后对中餐有什么新的理解?课上会不会涉及到中餐或者亚洲饮食?

很遗憾的是,我是开设专业以来,我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亚洲人。班里一共12个人,平时理论课、实践课一起上。班里有一个意大利人,我一个中国人,其他10个全是西班牙人。现在这个专业没有那么多外国的学生,然后所以教的内容可能没有照顾到更多国际融合的东西,大都是讲西班牙本地的菜系,另外因为他们受法国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会讲一下法餐。对于我们中餐或者说其他亚洲菜系来说,可能照顾的没有那么多,毕竟我还是第一个亚洲人,所以将来亚洲人多了之后或许会有一些调整。

有没有给班里的同学露一手中餐?

有一门人类学,期末除了书面考试,还有一个算分的作业,是让每个同学都选一个国家介绍它的美食。同学们选了一些西班牙、意大利、法国或巴西的菜,但我就做了重庆的火锅。我在班上做了火锅,介绍了一下为什么火锅会诞生,主要是重庆的地理环境,加上气候比较湿,我们就会吃花椒、辣椒之类的,就出现了火锅。他们觉得特别好吃,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吃过什么辣的东西。我就在那节课拿了满分,还是很不错的。

你现在是准大二吗?你们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怎样的?

大一的课程设置在上学期分两个板块,上午的理论课和下午的实践课(在实验室里做饭)。理论课涉及的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学做饭,毕竟是一个本科。我们上学期有人类学,有厨房安全,比如说避免食物中毒,各种器材操作等安全方面课程。另外武康大学是天主教大学,本科生还都会有神学课程。

食物成分课会讲一些基础化学的内容,对我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因为我在国内是文科生,到这边用西班牙语学化学觉得特别难,那一科我还挂了。下学期有生物课,讲一些蔬菜的种植。还有历史课。有基础厨房工具的操作,讲西餐用到的温控计或者恒温加热之类的操作。

其实还有一门红酒课,我从国内过来,缺乏很多红酒的知识,也不知道怎么去品红酒,所以对我来说是酸度、涩度、甚至覆盆子味我是尝不大出来的。但我们的红酒课老师,他是西班牙认证红酒品鉴师,有20多年从业经验,他在这个行业内还是挺受认可的。

实践课老师的话,他们都是在餐饮业行业中有名气的,都有很长时间的一些工作经验,手里面的资源也是比较多的。

实践课上完后能吃自己做的菜吗?

做完是可以吃,但不能带出实验室。老师会从赞助商、供应商那里,比如西班牙一个叫makro的一个超市采购新鲜的食材,在厨房从最基本的切菜开始学起,从开始一些简单的酱汁,到后面做一些生鲜,鸡鸭鱼肉都有在做,所以还是很丰富的。

学美食会长胖吗?还是会比较辛苦,所以身材还保持着?

我从小就不胖,而且确实很累,因为这边的作息跟国内差很多,比如上午9点开始上课,我一般就7:30起床,8点从家里出发,坐电车到学校,可能还有20分钟时间,去食堂买面包、牛奶吃了之后,上课上到下午1:30,我们会在食堂吃饭或吃自己带的饭。我3:00才能吃完午饭,实践课又从下午4:30站到晚上9点,其实整个人特别累,晚上就已经没有那种想吃饭的动力了,自己在厨房做的东西吃几口之后就不饿了,所以感觉还是那段时间还一直在瘦,然后周末又要开始做很多作业,又要学语言。

对我来最大的困难还是语言。因为毕竟是亚洲国家来的,虽然说我在国内有一些(做饭)基础,但是感觉还是很难,因为全是专业名词,所有食材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

你是不是在班里也算是很年轻的?

我是最小的了,我刚到武康时刚刚高中毕业才18岁,同学们都二十六七了,也有35岁的,还有一个比我妈妈还大的,所以大家对我还挺照顾的。

我的同学他们很多已经是厨师了,这里的人普遍参加工作早,十几岁就出去打工,然后一直在做厨师,有的已经有自己的餐厅了,来这里是想来拿一个学位,所以所以我压力很大。

现在语言学到什么程度了?

我在国内的话断断续续学了两年,但是水平在国内也就B1多一点的水平。过来一年之后,可能有差不多B2。听课比较模模糊糊能够听懂个百分之四五十,然后回去看PPT,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但是学起来还是对我还是很吃力。毕竟所有东西都是新的,然后还要加上语言,但能跟着走,毕竟这还是第一年,后面肯定会越来越难。比如大二会加一些公司管理和运营方面的课程,还是挺难的。在这里学本科比国内难太多了。

老师们会帮你们提供实习的机会吗?

可能会给提供一些米其林餐厅的实习机会,但米其林餐厅讲究团队,很有经验或者很有天赋的人才能进入西班牙的顶级餐厅。但还是会给你提供一些参与机会的,要自己去争取的。但是有穆尔西亚当地旅游局的下面的一个酒店,可以去实习一周或者两周,这个机会还是有的。

你们疫情期间是不是都改成网课,也没法在课上做饭了?

对。都是网课,理论课线上线下都差不多,但实践课的话,老师会给我们放一些PPT,介绍之后会告诉我们怎么做这道菜,让我们在家里面自己做。之后可以在群里面分享,老师会给出一些反馈。但疫情期间我们基本上不出门,也没有去买什么食材,我就在家钻研些自己的东西。我们租的房子里厨房特别大,工具特别齐全,我经常在厨房一站就是站半天,站到晚上之类的。做饭对我来说很疗愈,如果每天在家里呆着,可能闲下来就想东想西的,所以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做饭,对我来说做饭的时候,除了菜怎么做,脑袋里不会想其他任何的东西,对我来说还是挺减压的。

虽然刚上完大一,但你对毕业之后的计划有什么小小的想法吗?

我觉得因为这种东西实践的东西它操作性很强,厨师不是靠学历来决定未来的,需要靠在餐厅练习的经验。因为西班牙最出名的还是他们巴斯克地区,世界上人均米其林餐厅最多的地方,圣塞巴斯蒂安又叫欧洲小东京,我也去过好几次,那里风景又美,餐饮氛围又特别的浓厚,地理条件特别优越,食材特别的好,尤其是海鲜特别的好。如果有机会的话倒是可以去那边,趁着年轻去拼一拼,看能不能做到米其林水平。

如果要回国的话,我可能会做一些改变,加入一些新概念,比如民宿或者和大自然的结合的私房菜餐厅,而不是那种天天让人排队吃饭的快消费式餐馆,让人既可以在这里休息,又可以吃饭。我身边做餐饮的好朋友也是去意大利和法国后,说回国的话以后开一个概念餐厅,不指望着要赚多少钱,而是会跟理想结合起来。

我的问题差不多问完了,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武康的管理方式还是挺好的,毕竟是私立学校,学生比较少,比如你有什么困惑或各种想法,老师基本上都会主动来配合你,比如这道菜你要做一些什么改变,老师经常鼓励你尝试,我们实验室除了每天不同的食材,香料都是摆在那的,所以可以随时自己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私立学校给学生发展的空间会比较大一些。

我们老师会时不时的带我们去参观,比如说红酒生产商、葡萄种植的基地、一些比较好的餐馆、海鲜市场,去学习一下他们海鲜哪些时段比较好。对于已经是自己开了餐厅或者已经是厨师的同学,学校就会帮他们去跟更多的红酒、肉类和海鲜的供应商交流,促成未来生意上的往来。

最后一个问题来结束,你最喜欢的西班牙的美食,或者西班牙最了不起的美食方面创造是什么?

美食上面的创造的话应该是他们海鲜上,不会像重庆的一些辣炒,或者像上海红焖或用酱油来烧,欧洲的风格不是刻意去添加除了食材本身之外的很多东西,而是尽量的去保持他原有的本色。

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应该就是最自然的味道,他们会用当地最新鲜的东西,比如蔬菜去搭配最新鲜的海鲜,所以最大的创造我觉得是,他们会想尽办法保留它原有的这种味道,在保鲜技术层面做很多的创新。

相关文章:

在UCAM你还可以这样学西语——西班牙美食体验课

视频:我们在烹饪教室学习西班牙语!

意大利小伙的武康大学烹饪专业学习之旅

西班牙美食-----令人应接不暇的地中海美味

武康大学中国办公室: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南路甲1号塞万提斯学院大厦5层CN2室

联系-转

微博:

西班牙武康大学_UCAM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tp/5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