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又是一年月夕夜,又是一季月圆时。月光伴着清风,月色更显朦胧。身在异乡的我们,怀着对家人的思念,继续着心中的这份坚持!
可能是念在我们思乡情切的缘故,今天的课程都安排得非常接地气。首先是雷丽珍博士为我们带来的《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分析》。当看到这个题目时,很多校长纷纷发声:“这个好,正是我们欠缺的。”“学生伤害事故这一块是我们最薄弱的。”“这个内容太好了,我们太需要了。”……在一片被需要的声音下,雷博士用问答的互动模式开始了今天的授课内容:“造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校长们你一言我一语,把能想到的都答了出来,最后雷博士公布了答案,我们——完胜!
雷博士把涉及到的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校园安全隐患为我们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她从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到学生伤害事故校方责任认定的现行法律法规,从学生伤害事故的分类和定义,到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从学校责任认定的归责原则,再到学校负责的条件和情形等六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可能引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多元性。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案件逐年增多,家长的法律维权意识也在增强,由此引发的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纠纷与日俱增,学生家长因学生在校期间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向学校索赔的金额不断攀升。校园伤害事故不仅会影响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还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应对校园伤害事故、妥善解决和处理此类纠纷,明确法律责任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工作。
通过雷博士简明扼要的介绍,我们对学校是否属于学生的监护人?学生伤害事件中责任主体如何认定?认定的法律依据都是什么?有了初步的认知。人们往往对校园伤害事故责任主体的认定上,存在着观点分歧,在诸多问题上,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看法常常相悖。家长认为,学生只要到校学习,家长就将其监护责任转移给了学校,学校不仅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负责,而且应当承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而校方则认为,学校不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不负有对学生的监护职责。所以一旦发生校园伤害事件学校即使无过错或责任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家长仍然会向学校要求经济赔偿,即使对簿公堂,从“无责与公平原则”出发,学校也常常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责任。
课堂上校长们就案例中、现实中不了解、不理解的法律归责事项积极提问,争论激烈,就连课间休息还围在雷博士周围请教。通过雷博士的讲解和答疑,增强了我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理清了对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思路,在工作中扎扎实实、常抓不懈,为师生们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下午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宋春燕博士的《学校生涯教育整体行动方案》一课。宋博士讲座的特色是参与式学习,学员们分小组围坐。宋博士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讲解了何为“生涯”?何为“生涯教育”?她强调说,生涯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帮助学生解决“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要怎么做?”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宋博士还引导我们从四个方面做学校生涯教育整体方案框架,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谁,可以成为谁,如何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随后,是最受大家喜爱、最热闹的动手设计的环节:六个岛的选择,让我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归属”——组团、构思、设计、选岛主、展示、介绍……短短十几分钟之后,六个独具特色的岛屿呈现在大家面前,通过这个活动,反映出了我们生涯规划的职业方向,探索研究型、艺术创造型、社会活动型、经营管理型、常规事务型和现实技能型等六大类型,他们的关系既有相邻的、又有相对的、还有相融的,甚为微妙。
通过宋博士的课,校长们纷纷表示回到各自岗位后,无论是中小学都要着手开展生涯教育课程,积极参与宋博士的课题研究,助力学生的“三生发展”,为孩子的未来一起努力!
宋博士课程的结束,预示着我们三亚市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研班在华南师大学习的课程也圆满落幕,恰逢今天还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整理好行囊,收拾好心情,怀揣着梦想,期待开启我们新一轮的学习征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9月23日
学习日志分享
1
第一小组日志
学以致用,不负人生好时光
三亚市教育局吴开政
光阴如梭,岁月蹉跎。又是一路风尘仆仆,又是一路风雨无阻,又是一夜星光灿烂,又是一味苦辣酸甜,又是一曲人生凯歌。岁月匆匆,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容易流逝,一眨眼为期两周的广东华南师范大学三亚市中小学骨干校长研修班的学习任务完成过半。金秋时节,是金黄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果实累累的季节。今天又是我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的日子,在这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里,研修班的全体成员坚持最后一班岗学习,收获满满。跟往常一样8点多就来到华师国际文化学院继续开展研修学习活动。
上午我们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雷丽珍副教授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分析》的主题讲座。雷教授先列举一些案例,说明了学生造成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原后做了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分析,再从四个大方面分析学生伤害事故存在的法律现状:
一、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认定的现行法律框架:1.法律依据;2.部门规章;3.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4.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雷教授指出了学生伤害事故的特殊性:1.学校作为义务的多元性、多层次性;2.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不确定性和艰难性。
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分类和定义:
主要包括:1.过失性事故;2.故意性事故;3.意外性事故;
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1.基本法律关系:一一学校是学生的教育者、管理和保护者;2.为什么说学校不是学生的监护人。
四、学校责任认定的归责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1.侵权责任:学生发生伤害时,学校承担的是民事侵权责任而非违约责任。因为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是法定的而非约定的。2.侵权行为: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由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损害行为。3.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过错。
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1.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学生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情形。2.学校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发生侵权致使学生受伤害的情形。
三公平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只是侵权行为法的一项归责原则,而非基本原则。
四学校免责的条件与情形:
1.第三人的过错免责:第三人的过错是减轻或者免除被告责任的依据。2.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免责;3.学校教育与管理之外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免责。
凡是学生在学校发生意外事故,由于学校监管不当,一般都是学校承担责任,学生离开学校发生意外事故,则是由学生本人或者其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此外,学校承担责任情形,如果是由于教师本人做法不当,导致学生发生意外事故的,学校先承担相应责任,然后学校可以向老师本人追责。
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老师们应该
国之古语:人命大于天!虽简单几个字,却道出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阅古览今:从大的方面来说,国之盛状是“国泰民安”,人民是“安居乐业”;从小的方面来说,家人外出,也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可见安全是人之根本,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在培养祖国栋梁的校园,“安全”更似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松懈之处。
宋春燕博士下午就学生生涯教育的整体行动方案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三个方面展开。
生涯教育是什么?
生涯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以人为直接对象的教育。是学校指导和帮学生形成生生涯态度、掌握生涯知识和培养生涯能力的有规划有组织和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其重点是人从幼儿到成年所经历的所有的生探索的步骤,如生涯意识、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等过程。
生涯教育为什么?
——契合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新高考”
——新高考背景下的选择
——哲学的思考
——助力学生的“三生发展”
生涯教育怎么做?
宋博士从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支持体系?什么样的行动路径?这几个方面来分享给大家。生涯教育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对生涯教育的含义、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职业兴趣岛游戏”将我们所有学员的的热情点燃了,每一个小组都精诚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能力,通过学员们的合作、交流、创作、分享,把各种职业性格特征充分的展现出来。
生涯发展教育对高中阶段的选课、人生目标的制定等等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涯发展教育指导工作的意义是重大的。引用宋博士的一句话:“生涯教育工作是天使的工作,让我们一起来努力!”。
时间荏苒,在华师短暂的学习将告于段落,我们每一位学员都收获颇丰。先进的教育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当今教育的思考以及对生涯教育的理解,将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将会用培训中得到的理论、经验与研究方法,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提升自己,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9月22日
学习日志分享
5
第五小组日志
珍惜学习机会,应对未来教育
带着对教育的追求和梦想,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广州,来到了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氛围浓厚的华南师范大学接受培训学习。今天上午我们聆听了卢晓中教授的精彩讲座,卢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面向未来的教育:
一、培养学生什么最重要?几种代表性观点:
1、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
2、比勤奋更重要的是学习力;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等共六个方面的综合体。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积极情绪、优良品格,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在这几种代表性观点中都反应出:培养学生的思维最重要!所以未来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要从知识到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一种心智模式。
二、发展什么样的教育?
1、未来教育的逻辑起点:人文主义的教育观,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
2、教育的未来转型:适应型教育、超前型教育、创新型教育。不仅要使我们的毕业生成为现有工作岗位的求职者,而且要成为未来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未来教育不应是标准化的,而应该是订制化的,我们需要的教育不是提倡集体思维和“去个性化”的教育,而是培养真正具有深度和活力的各种人才的教育。未来的教育必须是能实现天赋的。
3、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课程改革为了应对信息化、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而实现的一次华丽转身,即课程改革从对内容的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