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22日上午7点起,徐闻城北中心幼儿园陆续出现学生发烧,腹泻和肚痛等症状。截止记者发稿为止,目前,医院和徐闻妇幼保健院共接受到该园学生44人,分别来自该园中班和学前班。据该园学生家长沈先生反映,他正在读学前班的7岁小孩当日凌晨四点就出现呕吐,发烧和腹泻症状,见情况不妙马上送医。该园知情人透露,从22日早上七点早操时间起,陆续出现学生发烧和腹泻症状。据院方反映,目前正在接受治疗的学生情况平稳,家长情绪稳定,经市专家组综合会诊,初步认为是食源性引起的中毒现象,建议进一步加强观察治疗,确定病因。
什么是食源性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某些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例如,肉毒杆菌中毒在中国以新疆地区多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牛带绦虫病主要发生于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俗的地区。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中毒?
一、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肉、鱼、蛋、乳等及其制品,如烧、卤肉类;凉菜;剩余饭菜等。二、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三、本身含有天然有毒成份的食品:河豚鱼;毒蘑菇;腐烂变质的青皮红肉的鱼类如金枪鱼、青鱼、池鱼等。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未加热煮透的豆浆、四季豆、杏仁、木薯、鲜黄花菜等。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
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6.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食物中毒应如何处理?
1、立即停止供应、食用可疑中毒食物。2、采用指压咽部等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3、医院救治。4、马上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或防保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注意保护好中毒现场,就地收集和就地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其原料,禁止转移、销毁。5、配合卫生部门调查,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各项措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湛江新闻网,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