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学校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紧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文苑小学于3月29日中午开展了食物中毒的应急演练活动。
本次演练模拟现场为四年级三班教室,中午12点左右,有学生陆续向值饭班教师报告,发现有两名学生(由老师事前指定)在就餐时出现了肚子疼、呕吐、头晕等症状。值班老师初步判断为疑似食物中毒,立刻上报给分管校长。校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了文苑小学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并上报相关部门,食物中毒应急领导小组到位。小组成员按职责分工紧张有序地展开了急救工作。
芮校长广播通知,要求值班老师立刻通知学生停止用餐,并将疑似中毒学生带至学校医务室。
总务处沈老师电话联系市疾控中心派救护车。救护车赶到后,医生经过检查,初步诊断两位学生为食物中毒。沈建强老师、蔡颂红老师协助医务人员将出现症医院就诊。相关班主任老师联系家长,医院。
此时,学校的广播里响起了新通知:“老师们,同学们,下面播送紧急通知。经核实,班两名同学出现了呕吐、头晕、无力和拉肚子的症状,医院就诊,请全体班主任注意学生动向,如出现类似腹痛、呕吐、拉肚子等症状,马上报告,同时请班主任老师和科任老师做好学生的安抚工作,稳定学生情绪,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
食堂里,蔡老师封存了剩余的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并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封锁加工现场。沈老师组织人员进入各个班级,对中毒学生吃剩的饭菜、残渣及现场进行查封,等待相关人员到现场察看询问,查明中毒原因。
这次食物中毒演练,对学校后勤人员是一次培训、教育和提高的过程;同时,演练提高了学校相关人员在应对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指挥能力以及协同作战能力。
小知识
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如:流感、腮腺炎等都可以接种疫苗。
2.科学穿衣: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3.开窗通风: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以减少患病的机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4.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5.坚持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疾病。
图文|朱洁
制作|沈建强
审核|后勤服务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