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发苦,不可以吃

瓠子发苦,不可以吃!

首都医科医院/高燕菁

瓠瓜别名甘瓠、甜瓠、瓠子、蒲瓜、匏仔、长瓠、长瓜、扁蒲等,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为葫芦的变种,果实呈圆柱状,直或稍弓曲,长可达60~80厘米,外皮青亮,光滑无纹,果肉白色,柔嫩多汁。古人多以“瓠肥”来比喻白胖,例如《史记·张丞相列传》中描述张苍身长大,肥白如瓠。宋朝陆游诗曰:“布衣儒生例骨立,纨绔市儿皆瓠肥。”

瓠瓜是人类最早种植的作物之一,原产非洲赤道南部低地。考古学已经证实,年前人类己开始种植瓠瓜。我国的栽培史也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桐乡罗家角遗址先后出土过它的果实及果皮遗存。《食物本草》里写过瓠瓜的功效:“主利大肠,润泽肌肤。”瓠瓜味淡,肉细,水分充足,口感清雅。可炒食、烧食、烩食,亦可制馅,如瓠瓜炒火腿、瓠瓜炖脚爪、瓠瓜炖肥鸭、瓠瓜烧豆瓣、瓠瓜淡菜汤、油炸嫩瓠瓜块及瓠瓜馅饼等。不过,瓠瓜塞肉更为适口,不失为应季的一道美食。

中医认为,瓠瓜性寒味甘,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等功效,主治各种类型水肿、烦热口渴、肺热咳嗽、疮毒,如心源性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现代医学认为,瓠瓜含有一种干扰素的诱生剂,可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从瓠瓜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血糖的效果。此外,瓠瓜中含胡萝卜素较多,一直是很受人们欢迎的蔬菜。

然而,人们食用苦味瓠瓜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最近我院就接诊两位患者,是一对年轻夫妻,入院表现为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上腹不适、呕吐、腹泻,女性反应比男性略轻。经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经洗胃、催吐、输液及对症治疗,1天后症状逐渐缓解。究其原因:两口子晚饭吃清炒瓠瓜,感觉味道很苦,自认为苦瓠瓜与苦瓜类似,越苦越清火,就都吃下去了,男性吃得更多一些,结果1小时后就出现不适症状,医院就诊。其实食用苦瓠瓜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年国内已有报道,以后陆续曾有多个地方发生由于食用苦瓠瓜引起的中毒事件,由于苦瓠瓜与正常瓠瓜外形不易区别,只有在食用时才能发现,也增加了人们分辨的难度。

瓠瓜有甜瓠和苦瓠之分,甜者可作瓜蔬食用,苦瓠瓜含有一种植物毒素—碱糖苷毒素,可刺激胃肠道,导致其功能紊乱。此毒素含量与瓠瓜的苦味密切相关,苦味浓的瓠瓜,毒素的含量就高,而瓠瓜的瓜瓤含毒素最多。且这种毒素加热后也不易被破坏,故而误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误食苦瓠瓜后,轻度中毒者会出现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的症状;重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便带脓血等,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一旦误食苦瓠瓜导致中毒,要大量饮水或饮用牛奶,通过催吐、利尿来处理,还可以多喝浓茶,以便尽量将毒素排出体外,并尽早就医。

目前对于瓠瓜内的毒素未有相应的检验方法,因此为了防止苦瓠瓜引起的食物中毒,重点在于预防。在瓠瓜的采购、烹调、加工制作、销售等各个环节中,一旦发现带有苦味瓠瓜均应该立即剔除,不要食用。现在亦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碱糖苷毒素中毒,医生主要通过催吐、洗胃、补液、消炎等对症处理方法来缓解病情。

瓠瓜出现苦味与基因遗传和种植方式有很大关系。

瓠瓜非常好种植,许多人家会在门前房后的空地上种植,出现苦味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种子遗传,因此在留种时,要把好种子质量关。另外瓠瓜不可与葫芦等混种,混种后花粉杂传结出的瓜内含一种叫葫芦碱的物质,也会使瓠瓜味苦、有毒,最好单独种植。另外,瓠瓜苦味的发生与种植过程中温度等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甜瓠的种子,如果种植不当也会产生苦瓠。

随着栽培方式的多样化,国内的蔬菜瓠瓜各个季节均有上市。瓠瓜的大量上市弥补了淡季蔬菜供应缺口,对促进蔬菜生产和丰富市场供给起了重要作用。这里要提醒大家,平时在选购时,可在瓠瓜尾部掐一小块,舔尝有无苦味,若有苦味则不可购买食用。此外还需要注意,瓠瓜毕竟性寒凉,平日脾胃虚寒易泄泻者忌多食瓠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

中医药知识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高燕菁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jtzyy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qw/8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