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极目新闻评论员屈旌
央视3·15晚会曝光“土坑酸菜”后,在湖南当地引发巨大反响,迎来整改风潮。近日,记者了解到,此前华容县被紧急叫停的32家芥菜加工企业,目前有11家通过验收复工复产。(据5月23日红星新闻)
3月15日到现在,仅仅过去了2个月,在多数人看来,对于整个行业的彻底反省整顿而言,这绝不是一个很充足的时间。“土坑酸菜”闹出那么大的舆论风波,网友对于相关企业践踏食品安全的行为深恶痛绝,对于相关产品更是失去了信任。不少人表示,现在一提到酸菜就会想起工人往土坑里吐痰、扔烟头的场景,觉得特别恶心。所以,涉事企业这么快就复工,有些始料未及。
此前,老坛牛肉酸菜面悄然重新上架,已经引发了一波争议,但那好歹还是下游企业,可以通过更换供应商的方式,表达改过自新的决心,挽留消费者。但现在复工的11家企业,每一家都是“土坑酸菜”的直接生产者,也就是此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直接责任人,如此迅速地复工复产,消费者难免“意难平”。
在被央视曝光和舆论谴责之后,这些企业都依法受到了行政处罚,其中华容县规模最大的酸菜制造企业、也是被央视精准曝光的插旗菜业,共计被罚款多万元,并责令整改;另有涉事企业被处罚款78万,并被吊销生产许可。
红星新闻相关报道截图
网络上有很多质疑“处罚过轻”的声音,但根据《食品安全法》《刑法》规定,这些企业虽然存在生产不规范、未能保证加工环境安全卫生、未按规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虚假宣传等问题,但实际案例中,并未造成严重食物中毒,损害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后果,也没有故意掺入有毒有害物质或造成严重食源性疾患等情节,所以在行政处罚的范畴内,已经属于依法从严处罚了。
法律的处罚有其边界,但是舆论的惩罚更为广泛和持续。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部分企业、部分加工者的不当行为,让当地的酸菜加工业乃至芥菜种植业都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很多企业关门大吉,不少农户担心生计,以此为特色经济的县城面临严重的商誉危机。
当然,我们不应去同情那些无视法律法规,对国内外消费者玩双标的人,但也必须承认:现代的食品加工业分工精细,环节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舆论惩罚过于严苛,可能造成误伤和过度伤害,如果整个产业都无法运转了,也就谈不上规范发展了。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受伤害最深的是消费者,最难重建信心的,也是消费者。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和要求,是比法律所规定的底线要高出许多的;相应地,当有企业出了问题,并且被央媒曝光的话,民众期望其所受到的处罚,往往也是比法律所实际规定的处罚力度更大。“土坑酸菜”企业复工,过了“法律关”之后,势必要过“舆论关”,企业及当地都要做好准备,接受人民群众更为严厉的审视和监督。
当地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明了知错就改的态度,认为被曝光是好事,能够以整改促提升,就是需要时间,希望消费者包容。但这事呢,企业说了不算,还会不会相信,会不会继续购买,只有消费者说了算。
企业只能深刻反省,拿出实际的整改行动,加强日常的自查自纠,确保今后合法合规生产,做出优质安全的产品,至于消费者是否原谅,就要看过错能否被弥补,口碑能否重建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