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体所有器官里,肝脏是最沉默的一个,即使不舒服仍然坚持“工作”。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肝脏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酒精、不良睡眠、药物、不健康的食物等等,各种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成为了肝脏的杀手。
肝脏是人体负责消化和代谢的重要器官,在肝脏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大约有种以上。据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专家总结,列出最伤肝脏的9个“杀手”。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1、睡眠不足
如今,很多人有在夜间工作或者娱乐的习惯,但是熬夜最容易熬出肝病。其原因是,睡眠过程中,人体会进入自我修复模式,经常熬夜既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已经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还会加重病情。专家表示“晚睡族”应尽量调整作息时间,最好每晚11点前入睡,保证每晚睡够7-8个小时,以便让肝脏有效排毒,保证身体健康。
2、早上起床后不及时排尿
体内排毒可以通过排尿、排汗、排便进行,早上起床后尽快排尿,可以将累积一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
3、暴饮暴食
很多人知道,东西吃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诱发脂肪肝。专家指出,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人体对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人体内的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
4、不吃早餐
营养专家表示,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便秘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健康早餐可以延长饱腹感,避免肝脏受损。
5、吃药太多
研究表明,有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容易引起肝脏损伤,导致药物性肝炎。这些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镇痛药、抗甲亢药、抗肿瘤药、降糖药和心血管药等。因此,服用药物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加工食物摄入过多
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种防腐剂、色素、人工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成分含有多种人体较难分解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诱发肝损伤。
7、偏爱油炸食品
研究发现,吃油炸食品一个月即可导致肝脏发生明显变化,引发类似肝炎的酶的变化。专家指出,油脂和饱和脂肪酸的堆积会导致脂肪肝。不健康食用油会增加心脏病和肝病的危险。相对而言,橄榄油和芝麻油更健康。
8、吃半生不熟或烧焦食物
专家表易导致肝损伤。研究发现,醉虾、生蚝和半生不熟的贝类常常带有细菌和寄生虫,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痢疾,容易导致肝病恶化,甚至诱发肝昏迷。
9、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示,半生不熟的食物或烹饪过头的烧焦的食物(特别是肉食)也容易伤及肝脏,引发多种疾病。另外,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长期过量饮酒则容易导致肝硬化。专家表示,每天饮高浓度酒超过两杯(25毫升)就会伤肝。
保护肝脏,要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一旦肝脏损伤到严重程度,不可逆转时,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