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不少市民在议论:那么多人聚集在官渡区某酒楼…是什么情况呢?
发生什么了?!
年11月23日下午14点00分,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收治15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均为某旅行社游客,当日中午在官渡区某酒楼用餐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接诊医务人员立即对15名患者进行救治,值班医师详细询问患者情况、按规定进行登记的同时按程序向总值班、官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渡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官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渡区食安办等相关部门报告。
15人疑似食物中毒!?
这么严重,
到底怎么回事?
别害怕这其实是官渡区举办的一场关于食物中毒的应急演练哟!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些应急处置人员是如何处理这一事件的。
官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分别前往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官渡区某酒楼进行现场调查。应急人员与官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渡区食安办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沟通,遵照处置流程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患者吐泄物样本,要求周边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同时根据事态发展,派出卫生学调查组前往事发地点对事发各环节(原材料来源、储存、加工、成品保存、食用情况)进行卫生学调查,并采集留样食品、可疑食品及餐饮送检。
官渡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反应迅速、指挥有力,官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和相关流程分别进行询问病情、医疗救治、事件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消毒等相关工作,使事故原因很快查明,确定本次事件性质和相关报告事宜,这是一起由于食用凉米线而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15名中毒患者已全部得到有效救治,中毒食品已封存销毁,中毒场所及相关设施已清洗消毒,应急处置圆满结束。
虽然只是演练,但处置一点都不含糊!整场活动严密规范,组织有序,关键环节体现到位,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宣传教育的目的。通过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官渡区卫计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强化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其危害程度,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应急演练不仅以高度模拟实战的方式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辖区群众普及了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确保遇到问题时,安全队伍拉得出、打得赢!
小贴士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奶类和蛋类等)和植物性食品(如剩饭、豆制品等)。
腹痛时可用热水袋敷,把腹部盖暖;吐泻时要暂时停食,待病情好转再吃一些流质食物。
轻微反应时,可喝绿豆汤或者牛奶,有降低疼痛和解毒的作用。
如果来势汹汹,医院治疗;给病人卧床休息,并劝喝大量的开水,这样病人可能呕吐,重复数次可达到洗胃目的。
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法
食物中毒主要急救方法有:1、补充液体,尤其是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2、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3、避免制酸剂;4、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5、毋须催吐;6、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需强调的是,呕吐与腹泻是肌体防御功能起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可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释放的肠毒素,故不应立即用止泻药如易蒙停等。特别对有高热、毒血症及粘液脓血便的病人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由于呕吐、腹泻造成体液的大量损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状,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这时,应大量饮用清水,可以促进致病菌及其产生的肠毒素的排除,减轻中毒症状。腹痛程度严重的病人可适量给予解紊剂,如颠茄合剂或颠茄片。如无缓解迹象,甚至出现失水明显,四肢寒冷,腹痛腹泻加重,极度衰竭,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说胡话或抽搐,以至休克,医院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编审:杨宁山
编辑:郑园园
来源:官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供稿
原
创
声
明
以上为《健康官渡》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授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