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半月,43集的都市医疗剧《急诊科医生》已经播出大半了。
养肥后一口气刷完34集,只能说一言难尽,五味杂陈。
这剧火不火?
火。
一连十多天,从没跌破过电视剧热搜榜前三的宝座。
这剧烂不烂?
烂,但个人感觉,追得下去。
目前豆瓣5.9,口碑已经扑街。
除《猎场》外,近期争议最大的国产剧大概就是它了。
《急诊科医生》I
豆瓣:5.9
为什么说它烂?
从专业医生、到各大影评人、再到吃瓜群众,一圈圈下来,想必也已经吐槽的差不多了。
总结下来,槽点最多的有这四点:
第一,剧情太狗血。
背负了20年血海深仇的女主、糖尿病小偷、医院杀人、厕所产子、抢夺专利......
无一不是惯有的国产剧套路,奇是奇,但太狗血。
再来对比一下四月份的《外科风云》:
女主分别由娱乐圈失散多年的“双胞胎”白百何和王珞丹饰演;
角色人设也几乎一样:
学霸,海归,孤儿,对待患者有仁者之心;都背负着查明父母死因真相的重任;
最逗的是,白百何饰演的陆晨曦原本在胸外科,因得罪科主任而被调到急诊,所以两人连科室都一样。
第二,不够专业,不够真实。
比如医生无限制掏钱给患者看病这事儿,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知乎上有位专业急诊科医生评论说:
我们一般不会医生自己掏钱给患者治病,因为这样的患者太多了,有真穷的,有耍无赖恶意逃费的,医院现在自负盈亏,本身我们巨大的工作量就无法在我们的绩效中得到体现,自己日子也就是一般小康水平,上有老下有小并不比谁好过多少,我没有那么多钱去给人垫付治病。
而王珞丹饰演的江主任,垫钱的手根本停不下来。
再比如哈佛博士毕业的女主,一回国就成了副主任医师,这也不太合常理。
在医生这个行当,不管从多牛逼的学校毕业,不管有多少科研成果,到医院工作都要规培。
博士规培一年才是住院医师,再到主治,然后才是副主任医师,这个过程能力再强也不允许跳过。
毕竟医学是经验学科,不是学富五车就可以直接治病。
再来是细节上的不专业。
作为一部电视剧,而非纪录片,剧中的病例怎么样,演员操作规不规范,这些其实无伤大雅。
(当然,如果能像美剧《急诊室的故事》《豪斯医生》,日剧《白色巨塔》,港剧《妙手仁心》等经典医疗剧一样,高度专业,贴近现实,那自然最好。)
美剧《豪斯医生》
虽然多数观众不会要求像纪录片那样完全生活化,但大家也不傻,太偏离现实的情节也会呵呵。
真实感取决于细节,哪怕是科幻电影,情节虽然虚构,细节却源于生活。
剧中,当女主用英文打电话借钱,却传出流利中文的时候;当急诊科医生面对重病患者却忙着撩妹的时候......
观众自然会觉得太离谱。
再来就是女主动不动就飚英语的设定,不仅违和感爆棚,而且画蛇添足。
现实中,医生说英语通常出现在以下几个情况:
教学需要;和外籍专家或留学生交流;必要的学术交流。
片中这样不专业的小细节一多,真实感也就越来越少了。
第三,家长里短,几乎淹没了医疗的内核。
作为急诊科医生,除了治病救人外,固然有自己的生活,但剧情似乎更偏重医生的私生活,而非医疗本身。
从主任到主治医生到护士,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坎坷的情感经历:
刘慧敏的爱情婚姻;何健一的家庭爱情;江晓琪的亲情爱情;乔娜的亲情爱情;刘大夫的兄妹情深......
每个人的爱情来的也太快,就像龙卷风:海洋的爱情,张冷的爱情,乔娜的爱情......说来就来,比急诊还急。
这样一安排,那种“为了剧情而剧情”的感觉也就出来了。
再加上面面俱到,人人有份,不仅分散了主线,更弱化了医疗内核。
甚至被人吐槽是一出披着急诊外衣的肥皂剧。
第四,想表达的太多,反而什么都没表达清楚。
医院,尤其是急诊科这样攸关生死的一个大环境里,生死离别、人情冷暖、社会现象都是最常见的。
这部剧野心不小,本想做个满汉全席:
医患纠纷、医疗制度、子女赡养、人性考验等都想逐一揭露。
结果事情太多太杂,又不得不顾及,所以也只是点到为止,再用狗血剧情吸引观众,最后变成了一锅大杂烩。
以上这几个槽点,君君感同身受。
但君君开头也说了,即便如此还是忍不住一口气追了34集,并且有继续追剧的欲望。
这么烂,为什么还追?
第一,冲着故事,剧中每个病人的故事,都戳进了心窝子。
剧中各种突如其来的急诊故事,非常吸睛。
像是火锅店爆炸那段,就戳中了不少人的泪点。
小伙子在生死关头本能的护住了身边的小女孩,自己被烧得面目全非。
而他是一个第二天要结婚的准新郎,新娘正在拼命赶来参加婚礼的路上。
最后,团聚变成了诀别,婚礼也变成了葬礼,不少人为此泪目。
这一段把人性展现的很真实。
他是英雄,但也是人。
临终前他说自己后悔了,他觉得自己应该跑:
我我应该跑
一个小女孩在我旁边我一犹豫就没跑
我后悔我明天要结婚了我我应该跑
善良的本能驱使他去救人,但真实的弱点又让他觉得应该自私一点。
这就是人之常情,也是区别于好莱坞式英雄主义的地方。
从人性的刻画上来说,这一点显得格外贴近生活。
剧中戳心的故事还有不少,比如家中的顶梁柱被撵断了手指,全家陷入绝境;
再比如女人生孩子遇到危机,面临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
很多人吐槽说这些案例太假。
但经历过生老病死,或者看过纪录片《人间世》《急诊室故事》的人应该都能体会,这样的故事并非子虚乌有。
在我们身边,疾病和死亡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车祸、跳楼、难产、癌症、心梗、脑梗......
说危机四伏其实一点也不夸张,这也是剧中的故事格外戳心的原因。
第二,助演太给力,太逼真。
很多人忙着在吐槽剧情狗血,主演出戏的时候,都忘了剧中一个相当给力的存在:
群演和助演。
从打酱油的病患,到跑前跑后、和医生周旋的病人家属,分分钟演技爆表。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母亲。
女儿考试没考好,她责骂了几句,结果孩子一时冲动喝了农药。
最后被医生告知,孩子喝药量太大,抢救不过来了,最多只能活一个月。
母亲当场崩溃。悔恨,自责,内疚,痛不欲生,一股脑涌现在镜头里:
剧中每一个助演和和群演几乎都在用生命在表演,喜怒哀乐无一不触动人心。
比起套路满满的狗血剧情和自带流量的明星大腕,这些小人物才是最让君君动容的地方。
第三,每集片尾的医疗小知识很贴心。
这部剧的每一集片尾,都会安利一到两个医疗小常识。
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法?
呕吐腹泻的应急方法?
煤气中毒的急救方法?
一边追剧还能一边收集干货,这对广大吃瓜群众来说,实用性很强,算是一个小小的追剧福利吧。
对于这部剧,烂却火着,不是没有道理。
而对于国产剧,在看到无数槽点的同时,但愿也不要忽略了这些暖心的小细节。
昨天头文,留言点赞前三的分别是
lyla;路;呀呀樂这三位宝宝可任选一个视频网站vip哦
▼一起电影,顺便zan个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