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亏损百万,从直播间消失生活留给成年

置顶儿童心理课堂,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作者:才华水木君来源:水木君说(ID:shuimujunshuo)

前两天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

一年直播场,每天都活在昼夜颠倒中的李佳琦,终于还是病倒了。

(来源:微博

李佳琦Austin)

要知道,李佳琦一天的营业额在百万以上,一天的歇业就意味着百万资金的流失。

深谙此理的李佳琦,在近几年,从未在一场直播中迟到。

即使患上了支气管炎,也都是带着药物“续命”,不敢耽误一分钟直播的时间。

这次破例给自己放了两天的假,想必是身体真的撑不住了吧。

确实,世上没有不死的生命,也没有铁打的身体。

无论赚了多少钱,获得了怎样的社会地位,在生命面前,都会变成弱者。

明星如此,普通人更是如此。

最近,成都一个小伙子心口闷痛,医院。

医生花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在他身体里“掏出”了10块血栓。

这些血栓,几乎将他的血管,全部堵死了。

最终小伙子被确诊为“心肌梗死”。

这是冠心病中最危急的一种,也是心内科最危急、最要命的疾病之一。

但凡治疗时间耽误几分钟,就有可能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来源:看看新闻)

可是,他才21岁啊。

而这个疾病,也只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为什么年纪轻轻的他会这样?

和李佳琦一样,长期熬夜,缺乏休息时间,是主要原因。

茨威格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

可越来越多的新闻和事件,都在提醒我们——

我们的身体,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的多。

1

你知道死亡离我们有多近吗?

微博上一位网友曾分享过自己濒临死亡的一段经历。

和朋友聚会回家后,他像往常一样,玩手机玩到凌晨一点半就正常洗漱睡觉了。

第二天中午被楼上噪音吵醒。

睁眼的一瞬间突然感觉脖子像是断裂一样剧痛。

紧接着后脑勺也像针扎一般,随之而来的是脑后的一阵暖意。

从未遇到过这样的状况,他有些慌张,但仍然抱着侥幸心理闭上了眼,以为歇会儿就能好。

然而,没过几秒,他的身上开始出虚汗,再睁开眼睛,发觉意识模糊,眼前朦胧一片。

这时,他才觉得大事不妙,匆忙拿起手机拨打了。

如果再迟几秒,如果意识模糊到无法拿起手机,这个小伙子的状况将不堪设想。

无独有偶,广东的康叔也因为医院。

前一天,康叔气宇轩昂地在麻将桌前呼来喝去。

玩了一夜的牌之后,他感到身体有点疲惫,打算回家补足精神,睡个好觉。

但前脚刚踏进家门,还没来得及反应,整个头都晕了,随之就瘫倒在地。

经诊断,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子里的血管“爆”了……

(来源:看看新闻)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熬夜引发身体疾病?

因为熬夜真的太容易被忽视了。

它不像食物中毒,身体受伤一样,立刻被发现危害。

可它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爆发,必定会变成致死的重大疾病。

上述网友和康叔因及时得到救助挽回了自己的生命,可不是每一个人都如此幸运。

程序师林涛海因为连续工作48小时,猝死在睡梦中,再也没有醒过来;

浙江27岁妈妈,因为通宵玩手机被发现猝死在家中,被发现时已手脚冰凉;

华为工程师齐智勇,因高强度工作头痛欲裂,医院仍未挽回生命;

高以翔节目录制过程中心源性猝死,缺少休息、过度劳累是直接原因……

总以为癌症和猝死离我们很遥远,觉得眼睛疼痛了,睡一觉就好了;肚子难受了,多喝点热水就好了;身体疲惫了,多刷会抖音就精神了……

殊不知,每一次对身体信号的忽视,都是在给死神接近我们的机会。

著名的睡眠学专家MatthewWale曾写过一本书,名叫《睡眠革命》。

书中曾提出:

睡眠不足的人容易患肠癌、前列腺癌或乳癌;

闹钟影响心脏健康,长期持续对心血管的影响很大;

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45岁以上的人,比睡7-8小时的人得心梗和脑梗的概率高%。

睡眠不足会加速癌细胞的增长;晚上睡眠低于5小时,体内专门对付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就会减少70%。

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

中国就有一项研究表明:中国每年有55万的人口死于猝死,因睡眠不足的占38.2%。

占有三分之一的比例,还要多。

这还只是猝死的,更有因熬夜引起癌症等其他身体健康的患者,人数之多无法计算。

所以,别再熬夜了,等到身体出现了症状再重视,就晚了。

从熬夜到猝死,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自杀。

2

没有人能强大到与病魔抗衡。

还记得工作狂李开复吗?

在他眼里,睡眠只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事”。

待在公司加班到凌晨是常态,即使下班回家,他也会第一时间打开邮箱,回复工作消息。

直到年,他还是在疾病面前败下阵来,得了淋巴癌。

所有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感到遗憾不已——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这样被疾病打败了。

可有句话说:得病的人,三分靠治愈,七分靠自愈。

谁也没有想到,睡眠这件“小事”给了他致命一击,可同样也是睡眠这件“小事”,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

生病后,李开复开始调整自己的睡眠习惯,不再为公司的事彻夜难眠,即便因病痛难以入睡,也会安慰自己慢慢调整,直到自己睡着。

年,李开复通过微博和网友分享消息,透露身体已康复。

后来,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呼吁大家重视睡眠。

原来睡眠,不止会让人丧命,还会救命。

李开复的康复,并不是侥幸。

就像《睡眠革命》中提到的那样:睡眠能让你感觉更快乐,不抑郁,不紧张。

一个人的身体,会因缺觉而衰败,也会因为睡眠而健康。

这个健康,不单指身体,也包括精神状态。

曾无意间刷到某美妆博主的微博,为她的经历而触动。

4月份,她的一个因长期熬夜被诊断出癌症的叔叔离开了人世,她发了长文悼念。

随后,她依然像往常一样,和朋友聚会到凌晨,不到三点绝不睡觉。

可是,死神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两个月后,她也发现了自己身体的异常:喘不过气,胸闷气短,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心脏会偶尔乱跳。

医院查出,她患有心脏早搏。

若病情严重,会产生头晕昏迷的状况,心脏病者更是会诱发心力衰竭。

想到叔叔的事例,她彻然醒悟,开始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每晚定时上床睡觉,早上八点起床打卡。

(来源:微博

三坨土)

只是连她自己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决定,会给她的身体带来这么大的改变。

在她打卡的第二天,皮肤粗糙不堪,暗淡无光,透过她厚重的黑眼圈,也能让人明显感觉到疲惫的精神状态。

(来源:B站

三坨土本土)

可打卡一周后,她的身体就没有了以往的疲惫感,每天感觉到了满满的活力,每天都能够早起吃一顿早餐。

(来源:B站

三坨土本土)

打卡两周后,她的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规律,甚至开始做起了运动。

(来源:B站

三坨土本土)

打卡一个月,整个人的气色和精神面貌也明显好了很多,健康也体现到了自己的脸上,痘痘和黑眼圈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

心律不齐的状况也已经完全恢复。

(来源:B站

三坨土本土)

31天的睡眠,却让她变了一副模样。

直到半年后,视频快被网友遗忘的时候,她说,即便打卡结束了,她也一直在坚持早睡和运动。

而心脏早搏的情况,真的一次都没有再出现过。

(来源:B站

三坨土本土)

再看她现在的生活,旅游、运动、美食......精神状态好了之后,生活也变得美好了起来。

即便是素颜,也能从她脸上看到一种明媚的样子。

这个明媚的状态,不就是健康赋予她的吗?

(来源:B站

三坨土本土)

自己的身体就是自己选择的模样。

缺觉和熬夜所带来的,除了疲惫的身躯,别无所有。

可只要改变这一件小事,获得的就是生命的延续和精神的续航。

唯有睡觉,才能让我们有更好的精力迎接下一个人生的挑战;

唯有睡觉,才能拥有我们自己生活中的享受;

唯有睡觉,才是对身体最好的养生和回馈。

好好睡觉,真的比什么都强。

3

网上有一句很网红的话,叫做:“当代年轻人,只剩6个小时。”

不管是直播成功的李佳琦,还是拼命努力的普通人,年轻人总会为了在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位,不停地熬夜加班,将自己的休息时间只压榨到了6个小时之内。

可这样的拼命,真的会换来成功吗?

不尽然。

《睡眠革命》里提到过“睡商”的概念:

一个真正厉害的人,会主动控制自己生活的节奏,提高自己的睡商,才能永远以积极的状态应对工作和生活。

一个人的睡眠状况,可以成为成功的关键。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都在炫耀自己曾经睡过的觉。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每天晚上9点入睡,凌晨4点起床,坚持跑步、读书多年,从未间断;

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的雨果,每晚10点开始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整整睡足了8个小时;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每天早上固定8点起床,早上3点睡觉,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自己3小时的午休时间;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最骄傲的是自己的“秒睡功”,躺下一分钟内就能放下一切,进入睡眠的状态。

真正的成功人士不会做忙碌的附庸品。

他们不会让工作侵占他们的睡眠,相反,正是因为充足的睡眠,才让他们时刻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在每一个选择面前做的出色且决断。

精力管理创始人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曾说:金字塔底端是体能,往上分别是情绪、思想和精神。

人们总是匆忙急迫地追求自己的事业、财富和荣誉,殊不知,健康是1,其他是0,只有打好体能这一张底牌,才会有追求人生其他的可能。

“会睡觉就容易成功”,这句话绝对不是空谈。

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互动话题——“你为什么熬夜?”

有一条回复最为现实,也最为扎心。

“不甘心结束这一天,感觉一天就这么没了。”

为什么?

或许是迫于职场压力,把白天未完成的任务留到了晚上;

或许是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只想沉醉于娱乐世界里。

但不管是处于哪一种情况,都希望你能明白:没有什么值得我们耗费生命的代价去尝试。

只有把睡眠还给夜晚,才能把活力还给生活。

电视剧里的故事不会影响你的日常,游戏里的情节也不会让你真的成为王者。

唯有睡眠,才能让你真正获得幸福和快乐。

所以,希望看到现在的你,能暂且忘记生活里的苟且,和已经疲惫不堪的身躯和解。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平静安稳的睡个好觉。

好好睡觉,你才能赢。

共勉。

点个“在看”,好好生活,从好好睡觉开始。

资料来源:B站博主

三坨土本土、李开复《患上癌症后如何抗癌:我的抗癌心得》、看看新闻、知乎信息、微博信息、抖音信息、网络信息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幾年前,一位以前曾經是同公司的女性同事打電話給我,說要約我出來喝咖啡。當時我的工作正處於衝刺的階段,根本沒有時間和久沒連絡的同事見面,而且因為跟她不同單位沒有很常互動,所以就婉轉地拒絕她。但她仍不放棄地打電話來約,我大概拒絕了六、七次吧,本以為這位同事不會再出現了,結果有一次從南部出差回來,剛好有一個空檔,她恰巧又來約,我想如果一直躲避,不曉得她要堅持到什麼時候?反正只是喝一杯咖啡而已,也順便讓自己工作的腳步暫歇一下,於是我終於答應碰面。沒想到,短短不到一個小時後,我竟簽下了一張年繳十二萬元的保險單。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我的腦波也太弱了,忍不住想著:哇,這杯咖啡也太貴了吧,一杯價值十二萬!沒想到後來發現這份保單來得太巧,我真的要謝謝這位鍥而不捨的老同事。一方面我非常佩服她,她在原本的工作崗位待了很久,已經是二十年資歷的高階主管,薪資、福利當然也相當不錯,年紀也不算小了,但她竟然選擇離開原來的舒適圈,轉行到保險業當sales,一切從零開始。因為她很清楚自己要什麼,當你想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年齡、口才、人脈就不是阻礙也不是藉口,重點是自己的理想。所以當家庭、小孩都安穩後,她毅然決然決定跨出這一步,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改變是需要勇氣的,她做到了!有時候人生不是一成不變,是你不敢改變。這個問題當然是玩笑但也是讚賞,一般癌末病患都是插滿管子病懨懨地躺在病床上,靠家人幫忙申請理賠,我卻活跳跳地站在她面前,只怪我看起來實在很不像癌末病患,依然生龍活虎,絲毫不顯憔悴病態。她很驚訝我怎麼能保持這樣的身心狀態,沒被絕症擊垮?重點是:那一次,我狠狠地把每年繳的十二萬元削了好幾倍回來(但其實我並不想領到這樣的錢啊)!治療的初期,我沒有跟別人講起自己罹癌的狀況及醫治的過程,只是默默地配合去治療。這位同事提醒我,如果有機會的話,願不願意出來幫助她手上也是患者的客戶?讓他們聽聽我怎麼抗癌,讓他們也可以獲得一些能量。我當時覺得自己還沒有抗癌成功,要怎麼去鼓勵人家?所以我並沒有立即行動,但她的話已在心中埋下種子,之後也有很多朋友同樣鼓勵我可以分享我的故事,因為他們也覺得抗癌成功的人很多,可是正在抗癌又能保持如此「陽光」的人很少,所以更應該出來跟病友聊聊。於是我就在臉書PO了一篇短文:「我要跟各位說,我生病了,上天在我生日當天給了我一個很神奇的生日禮物『癌症末期』,而且在兩年內的存活率不到百分之十。但我一定會突破這不到百分之十的存活率,我告訴我自己,我一定會回來的。我並不是要來告訴大家我生病了、我好可憐,我也不是來討拍的。我只是要告訴各位,我們的目標要明確化,而且最好可以公開化,因為公開化就會有很多人來檢視你有沒有往目標前進,也代表對自己的一個承諾。我要告訴大家,我一定會找回我的笑容、找回我明天的陽光,以及消失的肌肉。」因為這篇短文,我得到很多關注與鼓勵,治療中期有個喘息的空檔,我也在人稱「健身減肥狂人李一休」的臉書社團PO文,在社團裡告訴大家我雖然生病了,但我要努力運動健身把體脂降到百分之十,對抗那不到百分之十的存活率。也因為一休分享了我的PO文在他有八十萬人追蹤的粉絲專頁,激勵他的粉絲,我因而得到更多媒體的關注,陸續接受一些採訪與轉載,讓更多人知道李歐的故事,也因此有機會到不同的單位去演講,去分享小小的心得。這段時間我發現,其實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不是身體生病,而是心理生病。身體生病不至於很難醫治,對症下藥,配合飲食、運動、休養,大部分都會康復。但心理生病是只要你不讓它好,它就不會好,所以正面與樂觀的心態就成為我的故事的起點。希望我的故事,能讓心理情緒正處於低落、無助、感到沮喪或正在生病的人可以得到力量。人生的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人生的第二個青春是自己給的。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來,一個人走。在人生最後幾年,過半的人將是一個人獨自過。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情景,你是什麼感覺?我住在大學旁邊,附近住了不少教授,他們的子女普遍都在國外落地生根,留下兩個夫妻一起過日子。幾年之後,一個走了,留下一個自己過。其中有一位教授多日沒出門,再發現時,已經走了幾天,鄰居說起這件事,無不唏噓以對:「真是可憐,兒女都不在身邊,連趕回來看最後一眼都沒……」一個人老,是多數不久,有一天早上看報紙,頭版上斗大的標題赫然是「孤老宅」三個字,完全能夠充分感受到,台灣對一個人老去有多麼害怕、不安與排斥。這條新聞是說,台灣目前有52萬多間房子住的是65歲老人,其中近40萬間是一人獨居的老人,高達76%,也就是所謂的「孤老宅」。未跟兒女居住或膝下無子的老人中,每四名有三名是一個人生活,可見得一個人老去是常態,並非少數特例,只是我們在情感上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而「孤老」二字,是「孤獨老去」的縮寫,充滿負面意涵,背後代表台灣社會對「一個人老去」還未準備好。一般人認為幸福的老人就是兒孫滿堂,可是愈來愈多的老人是一個人走向終點,過去多半是喪偶的老人,現在會多了孩子不在身邊的老人,以及單身未婚的老人。若是觀念不變,仍然留在舊時代,就會讓這些老人覺得自己很孤單、很可憐、活得很不值。日本的出版界自二十年前開始談老年生活,教大家如何迎接老去;近年最熱的議題更讓人吃驚,是「年老老人」教「年輕老人」在更老的時候,依然活得自在,甚至是工作到很老。所以作者當中,出現百歲人瑞教人生活、九十餘歲的律師教七十歲的律師怎麼繼續接案工作……中年做好準備對他們來說,「老化」是一種必然,不是一個選項,只有接受它,想辦法和平共處,當作人生的一部分,有意識、有覺醒地過好每一天,在病痛與衰老中、在折磨與不便中,找到小確幸、找到存在感,緩步走向滿天晚霞餘暉。日本早在6年即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多的是一個人老去。我的同事17年前留學日本,跟一位老太太租房間,兩人住在同一屋簷下,老太太早上會幫他端上一碗熱騰騰的味噌湯,和他一起在窗邊晨光下吃早餐,還會幫他修改日文報告,是一段令他懷念的美好時光。對於這位老人,難道不也是充滿回憶嗎?像這樣一個人老去,日本人不稱它是「孤老」,而是「獨立老」,獨立自主地老去,是不是自立自強多了?是不是心態健康多了?台灣雖然早已步入「高齡化社會」,預計再七年進到「超高齡社會」,每五人當中,有一人是65歲以上,我們仍然無法坦然面對長夀這件事。那麼,長夀就不是禮物,而是詛咒,不斷地抱怨各種老去的困境,讓人無法安老。因此,心態上的調整很重要。長夀改變了我們的未來,尤其是中年與老年長達50年的人生,也就不能再用父母的?年齡?來衡量自己。每10年增加2至3年夀命,我們將比父母多活10歲左右,這代表什麼?多了10年無敵的青春,也年輕10歲!當我們50歲時,等於父母的40歲!當我們60歲時,不過是父母的50歲!不如想像中的老,幹嘛七早八早就開始養老?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與媒體炒作,成為自由工作者與斜槓逐漸成為趨勢,甚至使人認為是從「傳統工作型態」低薪、高工時的困境中解脫的方法。而今,全球自由工作者的普遍化將在未來十年後成為職場勞動力的主宰。自由工作者已經不是一個新興的工作型態,容我從自身的成長經驗中帶你感受自由工作者發展的時間脈絡,以及未來這個工作型態在全世界裡將扮演什麼角色。當傳統就業模式還是主流的年代,自由工作者只是「夢想」的代詞還記得國小的時候,同學們會交換寫畢業紀念冊,多數人在「未來職業」的欄位總寫著「科學家、老師、機師、空姐、設計師」,而我則永遠寫著「當個平凡人」。當時覺得相較於其他同學寫的各種宏大的志業,寫上平凡人似乎很酷,原來我從小時就藏著叛逆的靈魂。在國小到高中的期間,因為哥哥從小就懷著美國夢,我因此而受到美國文化的薰陶,追求「自由工作者」默默地成為了我的職涯目標。我的目標就是——帶著一台筆電就可以到處工作,並在工作與生活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六年前,我從台灣的大學畢業了。當時的我一股氣的就想直接成為自由接案者。但很快的,這個念頭就被剛出社會、毫無歷練、資源與勇氣的自己駁回了想法。當時自由接案者還不普遍,而我幸運的開始在一間公司裡擔任行銷設計助理展開朝九晚五的生活。兩年後,我辭去了工作。當時工作已經很熟練,在漸漸失去挑戰性之後,我選擇了不嘗試爭取更高的職位轉而出國唸書。因為我知道就算去了更高的職位,這樣的生活也不是我嚮往的。費了一番苦心準備,隔年我成功出國深造。再隔兩年,研究所飛快的畢業,我從薩凡納的小鄉村搬到了偌大的紐約,第一次跟伴侶開始了同居生活。二零一九年年中,我正式的成為自由工作者,開始跌進這個學無止盡的空間。揭開自由工作者的潘朵拉盒我摸索著如何提案,從接案者的競爭之海中跳脫出來;我學著報價,如何爭取到有利潤的價格;我學著組織團隊,領導模特兒拍攝出客戶要的作品;我開始記帳、試圖管理自己的生活,照顧好自己的每一天。然而從開始成為自由工作者的那天起,除了前三個月收入維持的不錯,在那之後我幾乎還是每個月都受到家人的金錢支援,僅管我跟他們說「寄一點錢就好了,不需要太多,我這邊案子的收入還夠」,但家人匯給我的錢總是比我報的數字還要多。我曾感到羞愧,因為我的部落格就是在寫著如何能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而我卻做的七零八落。我告訴自己,部落格是一個成長過程的紀錄,而我本來就不是以專家的角度分享自身的經驗。但心底深處仍希望自己能夠成功,讓講的每一句話都充滿力量與實際的效益。「事業需要投資,對吧?我投資你,你將來才會孝敬我啊」媽媽開朗的笑著,試圖用幽默的口氣讓我不要為自己再度跟家裡拿錢的事感到自責。「你已經投資的太多了」我苦笑的回她。我曾立下約定在研究所畢業之後就不再跟父母拿錢,但我失敗了。有些留學生在美國過得非常順利,因為他們夠努力,且所學專業剛好符合當今的趨勢與自己的興趣;而有些留學生卻沒這麼順利,他們不是曲折的在尋找自己,就是懷了一個非常競爭的夢想。強化自己的經歷,避免成為一位「不自由」的工作者雖然頻頻碰壁,但我仍繼續努力接案。初期的時候都遇到不錯的客戶,合作的經驗都很愉快。但漸漸的,我開始遇到客戶頻頻砍價、說話前後不一,讓我開始對接案產生負面的想法,甚至變得只挑選喜歡的案子做。當沒有案子,我就埋首在部落格中,也沒有繼續向更多客戶提案。很快的,我的收入停止了。我的堅持讓我終於實現了從高中以來就有的理想,卻因為自滿而任由自己逃避問題,甚至以為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利。現在,理想實現了,卻同時也快生活不下去了。年底時,大家都在為自己的人生「年度大掃除」,我終於也逼迫自己面對現實。除了釐清自己在接案時所遭遇的挫折原因為何之外,也決定認真的為自己升級。無論如何都要把困難排除,然後實現曾經對自己的承諾——不再成為父母的負擔。「叮咚!」手機的訊息想起,原來是那位原本說好要合作,不斷請我修改合約卻無故消失兩個禮拜的客戶來訊說:「新年快樂!前陣子老闆外出旅遊,他今天剛回來,終於可以簽合約了,因為我們的延遲,你可以花一個月做好這個專案沒關係,不好意思!」我盯著這個不負責任的訊息,思考著自己是否該繼續接這個案子、是否要為了那頑固的「維持接案品質」的理由而推掉,然而,當我回頭看自己手上的作品集是否不夠好之後,五個小時過去,我回覆了訊息,告訴他:我很期待合作。你唯一能選擇的時刻,只有等到你已經擁有穩定收入,且案子多到接不完的時候。到那時,你才有籌碼能選擇客戶,並且能更自由的為你的事業升級,真正的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自由工作者不再是夢想的代詞,而是未來主要的勞動力人口在沒有充裕的金錢以維持生活的時候,若自由工作者只是擁有身體上的自由而精神是完全不自由的情況下,是什麼原因讓我堅持繼續做下去?美國主流的接案網站(Upwork)與自由工作者工會(FreelanceUnion)曾釋出一篇報導:「由於工作型態的改變,百分之五十四的勞動人口對於『自己的工作在未來是否會被取代』表示沒有十足的信心。從年開始,美國有將近36%的勞動力人口都是自由接案者,他們創造了1.4兆美元的收入。若自由接案者的勞動力人口持續增加,十年內美國的勞動力人口有50%會是自由接案者。富比士(Forbes)雜誌也預測:「若現在的自由接案者穩定持續地成長,在年時,美國主要的勞動力人口會全部變成自由接案者。在美國,因為地大,為了工作所需要的通勤時間非常可觀。以紐約為例,即便住在城市裡擁有最方便的地鐵,若要節省昂貴的居住開銷,通勤時間最少也得從四十分鐘起跳,一個小時以上是常態。這是美國的自由工作者之所以盛行的原因之一,而首要原因則是科技發展。當科技變得愈發達,工作結構改變的速度越快,工作被電腦取代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因此試問自己:什麼行業是不容易被取代,而自己也非常熱衷的?成為自由工作者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自己找客戶、做會計、管理專案、行銷與設計,還要同時維持生活的品質與健康。因此提早訓練自己成為自由接案者,可以大幅減少日後工作結構真正改變時所帶來的陣痛期。總結自由工作者已經不是一個理想,不再是大家口中所說的「你不想要再看老闆的臉色無限的加班賺血汗錢嗎?成為自由工作者能讓你解脫」的夢幻職業,而是未來勞動人口的主力。工作形態的轉變,你的辦公室成為虛擬的網路空間、遍及世界各地。你的競爭對手已經不是坐在隔壁的同事,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如果人生只剩下最後一點時間,你想讀什麼書?這是選書師「銀色快手」面臨的真實難題。曾有位罹患產後憂鬱症的母親委託他幫忙選書,沒想到委託還沒兌現,低潮已經把她逼上絕境。面對她的不告而別,家人心慌不已,擔心她就此結束自己的性命。所幸最後即時趕上,即時阻止一樁悲劇。身心俱疲的母親在家人陪伴下回到家中,彷彿命運的安排,選的書正巧寄達,書名是《抵達自己》。書上的介紹寫著:「所有的勵志書都帶來光明,但從沒有人告訴你,當黑暗漫無邊際,當世上僅剩自己一人理解自己的苦楚,當自己再也撐不下去的時候,該怎麼走出這一切,該怎麼微笑的放下傷痛???」溫柔的文字,成為撫平憂鬱的及時雨。幾日後,銀色快手收到了對方訊息。「她告訴我,讀了書,好像有新的力量在心裡萌芽,可以試著走下去,」說起這段回憶,他笑得很溫柔。他也曾為臨終陪伴者選書,曾有高中老師心疼學生長期照料癌末的父親,私下請銀色快手幫忙挑選適合的讀物。「這是個既難過又重大的任務。對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來說,陪伴癌末父親時,有許多辛苦是說不清楚的。選書時,我想讓他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銀色快手最後為他選擇了《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熊本少年一個人的東京修業旅行》,這本書敘述一段改變生命的奇異相遇:「代表人生還有無限可能,可以做任何冒險。期待這本書在這個艱難的時刻,陪伴他探索生命的本質。」全台第一個選書師,量身打造閱讀服務作為全台第一個選書師,銀色快手至今已經累積上百個服務個案。透過書籍與陌生人一期一會,只要知道對方最近讀過的書、關心的議題關鍵字或作者名稱,就能分析出讀者的閱讀取向,以及平時買書的習慣。挑書之準確,常常讓對方嚇一跳。他回憶,曾有客戶特意來「踢館」,第一次接觸,就列出超過1,本的長長書單,想測試銀色快手的能耐。結果他使命必達,成功為對方挖掘出尚未涉獵的書類,讓客戶眼睛一亮,態度也從挑戰轉為敬佩。「他非常驚訝,因為就算拿著書單對照,也不見得能記下完整的閱讀軌跡。我的推薦書單居然完全沒重複,主題他也很感興趣。」這份「特異功能」,源於銀色快手對閱讀的狂熱。平均一年買至少買一千本書,從開始閱讀至今,他讀過的書達4、5萬本。加上從7年開始,因為經營二手書店及獨立書店,在收購書籍的過程中,拜訪許多陌生人的家,看過形形色色的書架,讓他腦中宛如內建了「大數據資料庫」時日一久,光是閒聊,就能大約判斷對方是屬於什麼類型的讀者。以書維生,卻曾經一本書都不想讀不過,愛書如他,也曾有「一本書都讀不下去」的時候。大學畢業那年,在坪數不到7坪的小套房中,銀色快手的藏書一度從桌上蔓延到床邊。窄小的空間裡,書沿著牆壁堆得高高的,連衣櫃都拿來放書,幾乎要把房間淹沒,最後只好忍痛把部分的書捐給圖書館。沒什麼積蓄、也沒有穩定工作,唯一擁有的「財物」就是滿牆的書。搬回家中後,銀色快手面對母親「你到底想做什麼」的提問,忍住內心驚慌,為了維持尊嚴,只能表面鎮定地撂下一句「我要開二手書店」。被命運推著走,他就這樣在網路上賣起了自己的絕版詩集,又從桃園跑到台北各家書店找貨源。隨著生意慢慢起色,有了資金基礎後,成功在師大泰順街開了夢想中的實體書店。愛書人天天與書為伍,聽起來是一拍即合的美事。但事實是自從那時候開始,「只要看到書,我的腦中就會自動轉換成現金金額,」雖然坐擁書山,銀色快手卻根本無法靜下心來閱讀。艱難的處境也反映在書店經營。書店的經營模式薄利多銷,實體書店來客率有限,加上電子書的衝擊,在年底,銀色快手的書店一度連房租都繳不出來。他帶著收攤回家的絕望,在颱風天前夕寫下一封長長的信PO上網路,誠實地敘述這些日子的經營點滴。讀者在哪?書店為什麼要存在?現代人對於知識的渴求有了什麼轉變?作為一個愛書人,到底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混亂的問句在銀色快手的心中翻攪著。一夜過去,文章竟有超過6千人按讚,為書店帶來前所未有的關注,也為經營帶來一線生機。即使如此,那個颱風夜苦思的問題,銀色快手卻自此不曾忘記。一場書福袋實驗,他為自己創造職業3年後,他正式收掉書店,成為全台第一個選書師,透過諮詢,為人們擬定書單。讓讀者不再迷茫於浩瀚書海,用文字給予最精確的陪伴。大膽開創一個毫無前例的工作,乍看之下是場豪賭,不過,銀色快手並不是毫無根據。其實早在經營實體書店期間,他就嘗試利用「福袋」的模式,把書送入客人的家中。讀者只要填寫簡單的表單,就會收到一到五本精心推薦的「書福袋」,送禮自用兩相宜。推出後反應良好,他又稍加改良,為客人量身打造「讀書計畫」,只要每個月繳交固定費用,書就會定時寄送到家,堪稱最早的「閱讀訂閱制」。「我起初真的沒什麼把握,」銀色快手坦言:「但隨著這個『閱讀實驗』的運作愈來愈順暢,我對自己選書的精準度也越來越肯定。」如今,找上銀色快手求助的對象包山包海,獨立的愛書人、到想開書店的團隊,連企業也找上門合作團隊內訓。他進駐台南的台灣文學館,開設選書師相關課程,如今連大學、高中校園都有閱讀的講座邀約。擺脫了「無法讀書」的困擾,他從「熱愛讀書」逐漸更「懂得讀人」,「一開始是選書給客人,現在覺得閱讀讀者的樣貌反而更有趣。」大膽開創一份嶄新的職業,銀色快手從閱讀體會人生、從書單摸索人性,這條選書師之路,一開始踽踽獨行,卻帶著他看到了更廣大的世界。閱讀診療室Q:買的書還有好多沒看,越買壓力越大,現在都不想買書了。A:大家在求學時期被「教科書」制約,以為每本書要從頭讀到尾。其實每本書都是你的知識提款機,你不會一口氣提光光,知識也是看你要提多少就提多少。把書拿起來翻翻看,想想自己購買時的悸動,尋找那個悸動的瞬間,只要一本書的某些內容、甚至只是一句話打中你的心,那就足夠了。我爸爸退休後總是閒不下來,只要有工作就去做,他不想跟小孩拿錢,堅定靠自己,他最近打的工是「顧廟」,也就是廟公,這工作真的很妙,據說是他在公園下象棋的棋友介紹,真是佩服爸爸的本事,居然可以找到這樣「神」的工作。爸爸打工一個月下來,收入一萬多,我媽媽怕他累,畢竟他70了,中午媽媽煮好飯菜,就換媽媽去顧廟,讓爸爸回家吃飯午睡,賺這樣少的錢,還出動到兩個人輪班,我們幾個小孩都覺得挺好笑的。我爸媽不是一結婚感情就這麼好,他們是相親結婚的,感情基礎,一切婚後再說。我媽媽個性很活潑,足以去選「雞婆里里長」的那種熱心,我爸爸很惦(台語)很安靜,可以一整天不說話,兩個人很聊不來,我爸爸嫌媽媽話多,我媽媽嫌爸爸話少,總之,彼此溫差很大,白天不懂夜的黑。相守一輩子,過去是一家之主的爸爸老了,更加依賴媽媽,兩人感情越老越好,陪伴、陪伴,夫妻之間最珍貴的就是老來陪、老來伴。在不停變化的時代,只有不可替代的人,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只有拚盡全力,才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所謂的人生勝利組,不過都是精心準備的結果。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寫了一句話,朋友三十五歲,剛有了孩子,他說:「逐漸瞭解了,為什麼許多男人每次回到家,都要在車裡坐一會兒,抽上一根煙。因為回到家,你就變成了爸爸,變成了丈夫,你是頂樑柱,是擎天柱,就是不是自己。」看到朋友寫的這句話,心裡很酸。我特別能理解一個人隨著自己長大的路上,對獨處的渴望。隨著有了事業,有了團隊,有了家庭,責任感強了,獨處的時間也就少了。那時,總會在夜深人靜時,想起當時的年少輕狂和對未來的無限嚮往。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不幸的是,那些獨處的時間,終究會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而消失。我記得一個朋友前些時間在準備一個英文辯論比賽,因為需要查閱大量資料,背誦大量專有名詞,於是,很貪玩的他,竟然三個多月電話打不通。後來,我才知道,他去了個安靜的地方租了間房子,每天除了查資料就是對著牆一遍遍的跟自己用英文對話,搞得都快人格分裂了。幸運的是,那年辯論賽,他拿了最佳辯士。他說,只有偏執狂,才能創造卓越。而我說,因為那些寂寞時光,才創造出卓越的他。這世界上很多厲害的事情,都是一個人在寂寞或饑餓時想出來的,團隊合作很重要,但合作細節、分工明細和目標計畫都是一個人在寂寞中想出來的。當老師那幾年,遇到過很多人蓬頭垢面的準備考試,這段時間,他們切斷了外界的干擾,離開了無用的社交,每天早出晚歸去圖書館占位,喝著咖啡、紅牛去聽老師上課,甚至連打電話都成了奢侈,只是偶爾跟父母報個平安,在幾個月的寂寞時光後,他們拚了命,盡了興,結果都不差。我們的人生常汲汲營營追求著下一個快樂,把自己的開心放在明天,其實快樂應該在當下。假設我們23歲大學畢業,65歲退休,有超過40年要工作,如果你不愛你的工作,人生不是很痛苦嗎?工作了這幾年,我有個很深的感觸,每個人都應該發掘自己真心所愛,在其中投入所有,把愛帶進工作,工作就會回報愛給你,這樣才會有HappyLife。我沒辦法告訴大家怎麼成為成功的法律人,因為我不是法官,也沒有成為律師,但我真的很熱愛我的工作。當然,過程中難免會有痛苦,比如說,一早醒來就看到莫名其妙的新聞(眾人笑)。不過,只要理解自己真正的渴望,就不會迷失方向。比如作為演員,我不要自己只是在螢幕前很漂亮,我要的是角色因為我的詮釋,真正觸動觀眾的心。我很慶幸自己找到了一件真心熱愛的事,用一輩子去投入。亞洲的學生常被告知只要考上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就會很幸福。選擇進儀隊時,我也是跟隨安排的「乖小孩」,不懂得拒絕。很多人問我選擇進儀隊是不是因為很帥氣?或是想要表演?其實都不是。只是因為我身高剛好超過公分,被抓進去訓練,當上隊長也是因為沒有在選拔時被刷掉而已。我的個性裡又有種不服輸的因子,加入儀隊後,看著別人可以旋槍一百轉,我就想:為什麼我不行?開始埋頭苦練。儀隊表面上光鮮亮麗,背後都是苦練的成果。每天早上起床就是練習旋槍,出隊在大太陽底下曝曬4個小時是常態,練不好還會被學姊罵。當上隊長以後,責任更重。我每天7點就到學校練習隊長的刀法,中午也不睡,晚上還留下來練習,累到每一堂課都在睡覺。我那時成績真的很爛,甚至拿過全班倒數第3名,在公車上還睡到流口水,口水滴到課本上,很丟臉。那時我常常深夜回家,一開門,看見媽媽坐在客廳等我。我和她四眼相對,她就質疑:妳又這麼晚回來,到底要不要考大學?社團真的有這麼好嗎?妳的未來該怎麼辦?其實,我因為擔任隊長,很早就學習怎麼帶領團隊、和教官溝通,這些經驗給了我許多成長的養分。但面對媽媽的種種質疑,高中的我還說不清楚這些。那時我問媽媽:「這是我的人生還是你的人生?」媽媽最後讓我為我自己的人生做選擇,考大學聯考那一年,我就真的卯起來念書,拚死拚活考上了台北大學,兌現我對媽媽說「我會為自己負責」的承諾。這是我的第一個選擇。但現在回頭看,每一個挑戰跟質疑,都是幫助我變得堅毅的過程。大學放榜那天我哭了……接下來要談我的第二個選擇。大家會想,既然幸運考上大學,應該邁向自由之門了吧?但放榜那天,我哭了,因為我被分發到歷史系。我從小就很不擅長背誦,強項在數理。以前高中要晨考,考10個英文單字,我晚上苦背兩個小時,隔天只記得3個。在我心裡,所有背科都跟我無緣,歷史成績又爛,看到榜單,我真的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我是台北大學第一屆的學生,聽起來很厲害對吧?但開學大老遠跑到三峽,才發現學校什麼都沒有。只有一棟人文大樓,而且大樓還沒蓋好。更不用說宿舍了,只能跟別人合租老舊的公寓大樓。明明是大學生,上課地點卻在三峽國中4樓的音樂教室。剛入學,我心裡就在吶喊:天啊,怎麼會這樣?跟我幻想的大學生活完全不一樣。我因此下定決心要轉系。但轉去哪裡呢?我數理好,爸爸是法律人,我猶豫該念商還是念法?爸爸就說,不如念財法,商法都可以兼顧啊。考上以後,才發現被爸爸騙了,不過這是後話了。我打定主意要轉財法以後,大學一年級我就有計畫地修了憲法、民總、刑總和總經,大二轉系那年暑假,又去插大補習班泡了兩個月,從早上八點上課到下午五點,自己把進度追上來。最後很幸運轉系成功,進入法律系就讀。但轉系成功後,我就找到自己的未來了嗎?坦白說,沒有。我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大家都在瘋補習,我呢……這就要談到我的第三個選擇。就讀台北大學法律系二年級時,我在東區逛街,有人找我做問卷調查,那個工讀生後來轉任經紀人助理,居然把我推薦給公司,我因此有了一些廣告試鏡的機會。大學時期,我很渴望獨立,不再伸手跟家裡拿錢,於是接了各式各樣的工作。我拿過補習班的大旗,騙大家來補習;也曾經在幼稚園教過小朋友法律,一堂課元。直到我遇到了表演。說是表演,其實就是去試鏡,參與廣告或音樂錄影帶的拍攝。一開始真的很慘,試鏡超過40次都沒有人要用。我後來還問過經紀人,那時我也沒有特別漂亮,有點嬰兒肥,為什麼每次試鏡失敗都還是找我?經紀人居然說,其實也沒有想發你,只是每次發通告,別人都不來,就你來了。再次證明儀隊的魔鬼訓練真的有效,讓我有堅毅的心。試鏡雖然表面上失敗了,但對我的個性影響很大。我以前很害羞,光知道要上台演講,就會手腳冰冷、全身發抖,還沒開口,腦袋就一片空白。我問自己,我以後到底要做什麼?想來想去沒有答案,想說不管了,先學個德文,以後還可以去國外念書,未來當老師與世無爭,又有寒暑假,滿足我愛旅行的心。直到畢業,我都還是很迷惘,於是又報名了研究所,決定再給自己一點時間,看看自己是不是真心喜歡法律。念大學已經花了4年,我真的很怕我做任何大膽的決定,會浪費自己的資源跟時間。考上研究所那年,我很幸運,拍了人生第一部電影《夢遊夏威夷》。票房慘澹,以萬收場,但因為這部電影的拍攝,我真心愛上了表演。表演很像生小孩,創作是大家一起孕育的成果。和我一直以來所受到的教育很不一樣。拍完電影,我下定決心要當演員。但研究所的課業該怎麼辦?回到家,我媽媽依然坐在客廳的老位置,跟我四目相對。於是,我開始了工作、課業兩頭燒的日子。而這時陪我一起燃燒人生的就是電視劇《白色巨塔》。《白色巨塔》算是我的出道作品。我當時23歲,要演32歲的麻醉科醫師,人生歷練不夠,真的很難揣摩。亞洲的教育容易讓學生變得很乖巧,但演戲不能全順著劇本。剛開始,我看到劇本上寫要笑就笑,寫要哭就哭,後來才發現我在鏡頭前糟透了,根本不像一個活人。要有完美表現,不能只想著「我要做好」,得從本質思考「怎麼做好」。有天我連拍了10次哭戲,最後一場是關鍵,但我真的哭不出來。導演走過來告訴我:「你也許哭了10場,也許整整兩天沒好好睡過覺,心情很難調適,但觀眾最後只會看到你在鏡頭裡的那個當下,演的是不是『關欣』這個角色,有沒有把她的內心詮釋出來?表演就是結果論。」那天我們沒有再拍,收工後我一進廁所換衣服就開始大哭,覺得自己沒有做好,沒有活在當下,更不應該找理由給自己逃跑的藉口。我對於自己熱愛的事情沒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就沒有資格說愛,它也不會給我回報。

静谧的林荫小道上,依然,我一个人慢慢的走。枯黄的落叶伴随着我的脚步,悄无声息的跟随。我伸开双手,想再次将这儿空气揽入手中。忆起往昔的味道,一片枯黄的落叶悄悄跌入手中,它是那么的沧桑。我捕捞它岁月的皱纹,我茫然……今后的路会如何,怎样才能走出泥泞。我不禁仰望天空,它依然那么蓝,那么高,几片淡淡的白云流动……我时常想,我们是在沙滩上拾贝的孩子,当我们前进的脚印在岁月的浪潮中渐渐隐去,只留下莫名的回忆……她大大的眼睛,陶瓷般的皮肤,非常像一个芭比娃娃。她就是我高中的第一任同桌。然而我们的相处并不是波澜不惊。一天中午,我正在睡觉,忽然听到一种像老鼠吃东西的声音把我吵醒。我很恼怒,看见她悠然的把一袋北京方便面用两个指头掐着一根根的吃。我瞪着她,她抬头望着我,笑着说:“请我吃呀!”我径直把她的那袋方便面往处丢。她拉着我的胳膊,没办法,只好把那袋方便面还给她。不知怎的,她总是喜欢问我一些八卦的问题。她总说我的眼睛小,我说人家周杰伦也很小哇,她却说人家比你有才;她说我黑,我说人家古天乐也黑啊!她却说人家比你帅,我无语。可是后来,她的男朋友比我还黑!后来她转校了,再也没有看见她。我对于体育并不是非常热心,每天看见篮球场上的“膀爷”们拼了性命在球场上抢一个球,有的还抱着球在地上打滚。每当这个时候,我非常不屑,如果打篮球是这样的,那每个人发一个就是的,何必这样抱着呢!可是我却迷上了乒乓球。每天早上不吃饭与别人一起打球,甚至中午午休偷偷溜去打。“人在河这走,哪有不湿鞋”。一天,我与别人打乒乓球,打得正起劲,远远看见班主任往这边走来,我与别人赶紧躲着,当班主任走远时,我们才敢出来。抱着一丝班主任没有看见的心理继续打。作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yf/7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