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气候温热潮湿,正是野生蘑菇生长和采摘旺季,因味道鲜美,野生蘑菇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但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一些毒蘑菇的外观与无毒蘑菇非常相似,一般情况下群众常因无法识别而误食引起中毒,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精神错乱、溶血性贫血甚至呼吸衰竭等,严重者可死亡。
近日,光明镇发生一起误食毒菇中毒事件,3人因食用自采野生蘑菇后出现医院急疹科就诊,其中1人仍在ICU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为防范广大群众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确保广大群众饮食安全,白莲镇特此温馨提示大家勿采、勿食、勿买、勿卖野生蘑菇,防止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
一、野生毒蘑菇的危害及症状
许多野生蘑菇都含有毒素,不宜食用,普通人并不能辨识有毒无毒,最终因误食而中毒。毒蘑菇又叫毒蕈,是指食用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有毒蕈类约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人死亡的近10种,如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等。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按中毒的症状分为6个类型:(1)胃肠炎型;(2)神经精神型;(3)溶血型;(4)肝脏损害型;(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6)光过敏性皮炎型。
二、野生毒蘑菇中毒风险提示
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依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发生中毒。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不要轻易食用;学校食堂不得制售野生蘑菇,各餐饮服务单位要严禁采购野生蘑菇,严禁制售野生蘑菇;农贸市场严禁销售野生蘑菇。广大群众不要上山采摘野生毒蘑菇,不食用野生毒蘑菇,不到市场交易野生毒蘑菇。
三、中毒后的救治
目前,对野生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出现蘑菇中毒,出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头晕、头痛、四肢乏力、幻觉等症状,应马上催吐,并立即送医,并保留好蘑菇的样品和呕吐物供医生救治时参考。
野生蘑菇含有多种毒素,极易造成中毒发生,不要相信民间的鉴别方法,切勿采摘、销售、食用。
所有餐饮单位、农村聚餐等一律不得采购、销售、加工、使用野生蘑菇。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承担刑事和民事责任。
根据国家相关部委发布的数据,因食用野生蘑菇引发的人员死亡约占恶性食品中毒事件的80%。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别疗效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