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区第一中学幸福校园文化构建与实

一、建立“幸福”教育理念系统21世纪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中国梦的核心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幸福的实现需要教育。因此,康一中通过广泛的阅读与研究、征集学校师生的建议,结合办学实践,审视自身特点,尊重教育规律,构建“幸福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康一中的办学理念是:创建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解读: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学校里的“人”主要是两大类:教师、学生,幸福教育不仅仅包含学生的幸福,同样也包含教师的幸福。因此,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幸福文化的浸润、种种创造性活动的设计开展,实现教师幸福的教、学生幸福的学,从而“创建幸福教育”。我们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来做,通过师生和谐关系的打造,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通过学校教育,最终使学生成为能够发现幸福、创造幸福、体验幸福和享受幸福的人。康一中的办学目标是:办优质教育,做草原名校。解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办优质的教育来实现我校“创建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办学理念,力求让每一个生命在这里成就最美好的自己。这既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种生动实践,也是衡量人民群众对教育是否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准。康一中的校风校训:厚德、博学、励志、图强解读:校训对学校来说是核心,是灵魂;对学生来说,他是座右铭,是里程碑,是指路明灯。厚德博学是知识、能力目标,是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励志图强是超越自我的不竭动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实现幸福人生的必备品质,也是幸福文化的重要内容。“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即广厚之德,犹如“大德”;大地具有广厚之德,气势厚实和顺,故能载生万物。“厚德”在先,才能做到“博学”,幸福教育就是以高尚的道德和品行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育人之基、为人之道。这要求我们自省自励,终生修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学生获得幸福人生所必需的道德品质。“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先贤们在《中庸》中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是对我校办学方针、培养人才所应具备创新精神和丰富的实践能力、知识结构的高度概括与浓缩。要求我们具有宽广的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强烈的创新精神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励志”,是振作精神,追求远大的理想,这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理想,我国古代叫做志。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天下者先治己,至己者先治心,治心即是励志。《易经·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样要求我们励志。“图强”要求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勇于拼搏,不懈探索强盛之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康一中的学风:乐学、善思、好问、进取康一中的教风:敬业、爱生、合作、笃学解读:幸福教育是多样、公平、优质的教育,核心是以人为本。幸福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为未来生活的准备,也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yf/12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