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好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
进入春季,
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加大,
各类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跃,
食物容易腐败变质,
极易引发食源性疾病!
如何在饮食方面做好有效防护?
今天小编就来科普一下
春季食品安全小知识,
快来涨“姿势”吧!
春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春季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减少食材囤积,提倡“现买、现做、现吃”,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慎食生菜凉菜,不饮生水,养成餐前洗手的习惯,使用公勺、公筷,降低食源性疾病和交叉感染风险。
春天饮食“三多三少”,即多吃甜、多喝水、多吃蔬菜、少吃酸、少吃油腻刺激食物、少吃寒凉食物。
春季要注意哪些高风险食物?
1.霉变的甘蔗
进入4月,气温逐渐升高,甘蔗变得不易保存,如果底部有白色棉絮状物质、内芯呈红棕色,八成已经霉变了。霉变的甘蔗含有节菱孢霉,易导致食物中毒,最初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过后出现头晕、眼黑等神经系统症状。少数不法商贩会用霉变的甘蔗加上色素榨成果汁卖,一般人很难分辨,所以购买甘蔗汁时,不要只顾低头玩手机,要注意看商家是否选用新鲜甘蔗。图网络2.未煮熟的四季豆
生四季豆含有皂苷和血细胞凝集素等天然毒素,彻底加热可破坏这两种有毒物质,若加热不彻底,毒素留存极易导致食物中毒。一般食用0.5—5小时便会发作,先是胃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疼、发热等症状。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若发现上桌的四季豆色彩鲜绿,要先浅尝一口,确认没有臭青等异味再放心食用。
图
网络
3.发芽的马铃薯发芽马铃薯的芽孔周围有一种叫龙葵碱的神经毒素,达到一定量会导致人的呼吸肌麻痹,出现咽痒、喘闷、咳嗽、恶心、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话会造成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经常有人会把马铃薯芽剜掉再浸泡、蒸煮,这是绝对不行的,马铃薯一旦发了芽,不但危险也没营养,发了芽的马铃薯一定要坚决扔掉。
图
网络
4.新鲜的木耳春天是木耳疯长的季节,但新鲜木耳含有叶啉类光感物质,大量食用后会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再受日晒可能引起日光性皮炎,这种有毒光感物质还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正常的处理方法是先把鲜木耳洗干净后,开水焯一分钟左右(不盖锅盖),然后用凉开水漂洗几次就行了。
图
网络
5.浸泡太久的木耳木耳要减少浸泡时间,一般不要超过8小时,如果用温水浸泡不要超过4小时。浸泡过程中要勤换水,一旦出现浑浊、发黏和异味就不能再食用了。泡发时间太长的木耳会被空气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这种毒素十分凶险,烹饪加热都不能分解,中毒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图
网络
6.野菜、野果、野蘑菇随着疫情的缓解,周末踏青出游成了不少市民休闲放松的方式,有的人看到路边生长的野菜野果、野蘑菇不免想摘来尝尝。这些野生食材虽然鲜美,但是人们未必懂得正确的采摘和食用方法,有的还含有有害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蘑菇,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图
网络
7.河豚鱼春季是河豚鱼产卵的季节,此时的河豚鱼毒性最强,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危险期,河豚鱼的毒素含量高且非常稳定,一般加热烧煮都不能解毒,严重的中毒后2、3个小时内就会导致死亡,市民千万勿食用!
图
网络
8.青皮红肉鱼类青皮红肉鱼包括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这类鱼体内组胺酸含量较高,当鱼不新鲜时,细菌使组胺酸转变成组胺,食用后会产生过敏性中毒。注意买回后及时烹调,不要放置太久,最好先腌制再煮,有过敏性疾病的人,不要吃青皮红肉鱼。
图
网络
9.冷冻海产品春季是海产品的产出淡季,冷冻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容易腐败变质,所含的蛋白质会分解产生胺类、可溶性毒蛋白、吲哚、恶臭素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经过加热、熬煮都不能彻底破坏。因此,春季应慎食冷冻海产品,变质了切勿食用。
图
网络
10.织纹螺织纹螺俗称海丝螺、小黄螺等,生长过程中因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后会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5分钟,最长4小时。由于织纹螺种类繁多,不易辨别,建议不要购买、食用。
图
网络
11.腌制时间短的酸菜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颜色过深、已变黏的酸菜,最好不要食用。腌制菜的健康隐患也不少,新鲜蔬菜在腌制时,所含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消失,营养价值很低,其含有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生产致癌物亚硝酸胺,对人体有害,建议还是少吃为好。
图
网络
12.未煮熟煮透的豆浆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皂苷等毒素,如果豆浆加热不彻底,毒素没有被破坏,饮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实际尚未煮熟。烧煮豆浆时应注意将上涌的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彻底分解破坏。
图
网络
13.自制药洒自制药酒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制作药酒的原料使用不当,药酒就会变成“毒酒”。不要盲目自制、饮用药酒,不要随便相信秘方、偏方,避免在不了解药性的情况下,盲目按照秘方、偏方自制药酒;不要购买、饮用无标签标识、浸泡药材成分不明的药酒。如需自制药酒,应在中医师、中药师指导下进行,并到正规药店采购药物。
图
网络
春季制作食品要注意什么?
春季天气逐渐炎热起来,细菌容易滋生。家庭或餐饮经营单位制作食品时,要注意生、熟食品加工用容器分开,并注意食品储存,加工好的热食要冷却后再储存。冷藏或过夜的热食、剩饭剩菜及外出就餐打包的食品,再次食用前一定要确认是否变质,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凡即时加工后的熟食品低温冷藏条件下不应超过24小时,否则应丢弃不食。
春季外出就餐要注意什么?
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外出就餐应选择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索要发票或收据,建议选择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评定高的餐饮单位就餐,不光顾无证照摊贩和卫生条件差的餐饮场所,用餐时注意辨别食物颜色、味道是否正常,不食用不卫生的食品,少吃、不吃凉拌菜。
食物中毒症状及处理方法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图网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急措施: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净水,对毒素进行稀释。催吐:如果服用时间在1—2个小时内,患者清醒,可使用催吐。用手指、羽毛、筷子等物伸入中毒者口腔,刺激咽喉部位,引起中毒者恶心而呕吐,达到清除毒素的目的。导泻: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超过2—3个小时,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送医:症医院治疗。
食品安全问题
关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大家一定要注意!
若有发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可拨打电话
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就餐后一旦出现
疑似食物中毒典型症状时,
请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千万别耽误!
来源东山融媒体中心网络
东山岛(dongshan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