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致家长的一封信

假期开始啦-疫情防控安全第一-

为确保全校师生在暑假假期期间的安全,在期末最后的几天本校重点开展了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欺凌暴力、防触电、防交通事故、防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教育;强调假期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师生的自防自护自救能力,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和监护意识。

一出行要求卫生要求

1.出行要求:

①家长和学生暑假期间不得前往国(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②目前在省外中高风险地区(含境外)工作的家长暑假不要返回。③学生离开南通市,要向班主任履行请假手续,确保行踪可追溯。旅游出行原则上不得出省。确需出江苏省旅居的,要填写暑假出省情况报备表。同时提醒两点:一是存在疫情感染的风险;二是返回后可能需要执行疫情管控措施。④家长和学生不到人员聚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2.卫生要求:

①践行“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少聚集”等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公筷制、分餐制、咳嗽喷嚏要遮挡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防电信诈骗教育

1.保持警惕,管好网银

家长要适当加强对孩子零用钱的管理与使用引导,尤其要管好家长自己的网银支付密码,不要轻易将手机交给孩子,有必要时要进行卡机解绑,严防电信网络诈骗。

2.重视手机管理

家长要按学校规定处理好孩子接触手机的问题,杜绝手机源头;严禁学生玩电子游戏,严防学生私购游戏卡,谨防电信网络诈骗伤害。

3.绝不盲目汇款

遇到为孩子教育方面的事情需要汇款、缴款的情况,家长须跟班主任联系确认或咨询。嘱咐家庭其他成员、亲属、朋友不经确认,不要转款给孩子或为孩子转款给他人。

三安全教育

(一)防溺水安全

1.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

2.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河道边洗东西、抓水草、鱼虾、青蛙等。

3.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

(二)外出活动安全

1.过马路走斑马线、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注意要走人行道,靠右行。

2.不在马路上、停放车辆周围玩耍,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

3.不坐无客运资质的车辆(如农用车、三轮车等),不坐超速、超载、酒驾、毒驾、疲劳驾的车辆,发现立即报警。

4.不在暴雨、雷电等天气环境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环境逗留、玩耍。

5.不在飘窗、阳台上嬉闹,不到无护栏的平台玩耍,不拥挤、攀爬护栏设施。

6.在大众场所出口、楼道要慢行、不拥挤,讲究通行秩序,远离拥挤场所,避免拥挤踩踏。

7.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

8.不玩色情、暴力等不健康游戏,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慎交网友,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9.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去网吧、酒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

(三)心理健康教育

1.正直开朗、积极乐观,多与老师、父母、同学及亲朋好友沟通交流。

2.积极参加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不盲目参与社会辅导,不参与无资质社会培训机构培训。

3.遇到问题尽力自己解决,同时学会请他人帮助解决,遇到挫折不气馁,树立信心。

4.不欺凌他人,不打架斗殴,不抽烟、喝酒、打牌、吸毒。

5.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传谣言,不参与迷信、邪教、传销等非法活动。

四塑造良好氛围规范假期生活

1.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提高学生内在素质的基础,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每位家长要与孩子多交流沟通,与孩子交朋友,教育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行,支持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创造一个健康美丽、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2.指导孩子有规律的实施暑期生活

家长应指导、协助孩子制定好假期作息表,尽量做到早睡早起,有条理地安排学习和娱乐;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公益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end

各位师生以及家长朋友们,望我们共同努力,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时刻注意各项安全,给自己也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安全和美好的暑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tp/8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