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食物中毒,就是摄入了“有毒”食物,这些食物可以是本身含有毒素,也可以是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或者毒物污染的食物。
生活中哪些日常食物会引起中毒呢?我们又该怎样预防呢?未熟的豆角
毒素:未煮熟的豆角主要含有以下几种有毒物质——皂苷、豆素、亚硝酸盐、胰蛋白酶抑制剂。
中毒特征:中毒多在进食4-8h后发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肌颤、心慌等,重者有出汗、瞳孔缩小、血压下降、神志恍惚等症状。
预防措施:购买菜豆时注意选择鲜嫩的,加工时先去除含有较多毒素的两头老菜豆;在烹调时,要把全部菜豆煮熟,使豆棍由硬变软,彻底破坏毒素,避免采用凉拌(温度低)、爆炒(时间短),应尽量煮熟、焖透(烹调方式尽量选用足够时间长的高温加工);食用时,确认四季豆失去原有的鲜嫩色,并且吃起来没有豆腥生味。
鲜黄花菜
毒素:未经加工的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本身毒性小,但被人体食用后,可在体内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此物有剧毒。
中毒症状:食用后会出现嗓子发干、口渴、胃有灼烧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食用鲜黄花菜前应摘除花蕾,每次食用不超过50g;食用前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h以上,捞出后洗净食用。
未煮熟的豆浆
毒素:未煮熟的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皂苷毒素,引用后可导致中毒。
中毒症状:豆浆中毒潜伏期很短,一般为30min至1h,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腹痛、乏力等症状,一般不发热。
预防措施:把豆浆堵煮开后再饮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建议,豆浆加热至少在95℃温度5分钟以上。市售的豆粉可直接冲饮,不会中毒,热水冲调后需尽快饮用。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用普通的锅煮豆浆煮到80℃左右,会有很多泡沫上浮,好像煮沸了一样,但其实是“假沸”现象,这时候的豆浆并没有充分加热,还需要继续煮,温度达到95℃以上,还要继续煮5分钟以上,没有泡沫,也没有豆腥味时,才可以喝。自制豆浆如果一次没喝完,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再次饮用时也一定要加热杀菌,确保安全。
发芽的土豆
毒素:发芽的土豆龙葵碱毒素含量大量增加。
中毒症状:中毒症状表现为咽喉抓痒感及灼烧感,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剧烈呕吐、腹泻,严重者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预防措施:马铃薯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发芽;发芽的马铃薯或皮肉变黑变绿不可食用。
有毒的果仁
毒素:苦杏仁、苦桃仁、李子仁、樱桃仁、苹果仁等果仁里面,都含有氰苷,容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些人吃水果时喜欢连果仁一起吃,是容易中毒的。中毒后常表现为口苦、流口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前区不适、身体乏力。有白果,即银杏的种仁,除了含有氰苷还有银杏酚、银杏酸等物质,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的损害,更加不能乱吃。
预防措施:不要吃未经处理的生果仁,尤其要告诫小孩子不要乱吃果仁。
那果仁都不能吃了吗?不是的。
普通的扁桃仁(巴旦木,也就是常说的大杏仁)、榛仁等最常见的休闲食品,是可以放心吃的。
发霉的面粉
毒素:发霉的面粉会产生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
中毒症状:急性中毒主要为肝功能损害所致,中毒早期有胃部不适、腹胀、厌食、呕吐等症状;慢性中毒特征变化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变性、肝硬化等。
预防措施:一旦发现面粉发霉,就不要继续食用。
中毒普遍有哪些症状?
如果您一不小心错误食用以上食品,身体出现下列情况,就需要毫不迟疑地去看医生:
●频繁呕吐。
●呕血或便血。
●腹泻超过3天。
●剧痛或腹绞痛。
●体温超过38.6℃。
●有脱水的征兆:比如严重口渴、口唇干燥、少尿或无尿、乏力及头晕。
●神经系统征兆:视力模糊、肌无力、肩膀刺痛。
供稿:理化检验科董欣
编辑:赵宏宇
审稿:张永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