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食物中毒有关知识

一、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国家标准(GB-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规定:食物中毒诊断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以及病人的潜伏期何中毒的特有临床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进行的,诊断总则是: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5.食物中毒应尽量有实验室检测资料,但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技术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

二、中毒食品: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并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1.细菌性中毒食品:指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

2.真菌性中毒食品:指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

3.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二种:

a.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

b.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鲐鱼等)。

4.植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三种:

a.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做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

b.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做食品(如木薯、苦杏仁等);

c.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植物性食品(如发芽马铃薯等)。

5.化学性中毒食品,主要有四种:

a.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

b.指误为食品、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c.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d.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

三、各类食物中毒临床综合征发病特别

1、上消化道综合征:起病较急,以恶心、呕吐、神经系统为主要症状,多见于化学和某些细菌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2、下消化道综合征:以腹痛、腹泻为主要发病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头痛、头晕、全身不适、乏力、口渴等全身症状。多为某些真菌、农药、有毒动植物和少数细菌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白毒鹅膏菌: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后近平展,直径7-12cm,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离生,梢密,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9-12cm,粗2-2.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白黄粘盖牛肝菌: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1.5-9cm,半球形,表面粘,白色,淡白色或带黄褐色,老后呈红褐色,幼时边缘有残留菌幕。菌肉白色,后渐变淡黄色。菌管直生或弯生,白色。管口小,近圆形。每毫米3-4个,有腺眼。柄长4-6cm,粗0.8-1.5cm,柱形,基部稍膨大,内实,初白色,后与菌盖同色,有腺眼。

半卵形斑褶菇:又称"致幻蘑菇",其子实体具有毒性。子实体一般中等。菌盖直径一般4cm,有时可达8cm,近圆锥形、钟形至半球形,顶部有的略带土黄色,光滑而粘,有时龟裂。菌肉污白色。菌褶初期灰白,後期呈现灰黑相间的花斑,直生,稍密,长短不一。菌柄圆柱形,长10-25cm,粗0.4-1.2cm,白色至污白色,顶部有纵条纹,菌环以下渐增粗,内部松软变空心。菌环膜质生柄之中、上部。

臭黄菇:菌盖土黄至浅黄褐色,表面粘至粘滑,边缘有小疣组成的明显粗条棱,直径7~10cm,扁半球形,平展后中部下凹,往往中部土褐色。菌肉污白色,质脆,具腥臭气味,麻辣苦。菌褶污白至浅黄色,常有深色斑痕,一般等长,弯生或近离生,较厚。菌柄较粗壮,圆柱形,长3~9cm,粗1~2.5cm,污白色至淡黄褐色,老后常出现深色斑痕,内部松软至空心。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近球形,有明显小刺及棱纹,7.5~12.5μm。褶侧囊体近梭形,38~56μm×8.8~11.3μm。

毒鹅膏菇: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在国外还被称为"死亡帽"。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菌盖初期近卵圆形至钟形,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白色,细长,圆柱形,基部膨大成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在南方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此菌极毒(据记载,幼小菌体的毒性会更大)。

毒粉褶菌:又称土生红褶菌,子实体较大。菌盖一般污白色,直径可达20cm,初期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起,边缘波状,常开裂,表面有丝光,污白色至黄白色,有时带黄褐色。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初期污白,老后粉或粉肉色,直生至近弯生,稍稀,边缘近波状,长短不一。菌柄白色至污白色,往往较粗壮,长9-11cm,粗1.5-3.8cm,上部有白粉末,表面具纵条纹,基部有时膨大。

美丽粘草菇:子实体中等大,白色,菌盖直径6-10cm,初期近圆形,后期近平展。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变粉红色。菌柄细长,长6-15cm,粗0.6-1.3cm,圆柱形。菌托苞状而大。夏秋季生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有毒,不可食用。

细环柄菇:又称盾形环柄菇,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直径3-7cm,初期半球形、後呈扁平且中部凸起,污白色,中央有褐色鳞片,向边缘有短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稍密。菌柄柱形,向下渐长,长4-8em,粗0.3-0.6cm,白色,菌环以下有絮状或毛状鳞片,质脆。

毛头乳菇:此种蘑菇有毒,含胃肠道刺激物。食后引起胃肠炎或产生四肢末端剧烈疼痛等病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深蛋壳色至暗土黄色,具同心环纹,边缘有白色长绒毛,乳汁白色不变色,味苦。菌盖直径4~11cm,扁半球形,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边缘内卷。菌肉白色,伤处不变色。菌褶直生至延生,较密,白色,后期浅粉红色。孢子无色,有小刺,宽椭圆形,8~10×6~8μm。褶侧囊体披针状,50~60×8~10μ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tp/5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