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赵,都知道疫苗免疫在养鸡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疫苗免疫的目的是使鸡群对特定病原体有足够的抵抗力,预防疾病。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鸡群进行免疫之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你知道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免疫后出现呼吸道症状
接种反应在接种后2-5天表现。3~5天后,再持续3~5天减轻或不明显。免疫后健康鸡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可不治疗,正常情况下几天内自然消失。病鸡暂时不免疫,待痊愈后再免疫,特别是有呼吸道症状的,不能带病接种。
在免疫前后3-5天内,长时间脱水脱料且高温会产生应激,使用维生素、黄芪多糖等抗应激。
注射部位有鼓包疙瘩
1.选择正规厂家质量有保证的疫苗,避免因疫苗佐剂质量问题导致疫苗难以吸收,残留部位形成凸起和“疙瘩”。
2.不要在同一部位注射疫苗。不仅疫苗吸收不好,抗体也提不起来,局部疫苗含量蓄积,造成肌肉板结坏死,形成鼓包“疙瘩”,比如雏鸡时在颈部皮下注射,育成期和产蛋期分别在左右翅根,左右胸肌,左右腿肌轮流注射,不要多次注射到同一部位。
3、寒冷季节注射疫苗前不预温,注射后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坏死后引发炎症,疫苗被包起来形成游离的肿块。所以寒冷季节注射疫苗前要预温,达到20~30℃左右。
注射部位肿胀、糜烂
注射部位表现为肿胀、发炎、坏死,切开可见有肉芽肿、干酪样物。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采食下降,易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抗体水平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发病原因主要有:鸡群体质差,注射后感染细菌。一般发病率较低。
免疫后出现脖子僵直
由于注射部位偏差,损伤肌肉、神经等部位,导致颈部肿胀、变粗。病鸡表现采食下降,闭眼缩颈,排黄绿色稀粪,逐渐消瘦,死亡。颈部肌肉较少,神经和血管比较丰富,易造成神经和血管坏死,引起硬脖。
免疫后瘫痪
腿肌注射容易出现瘫痪,腿肌注射后容易损伤坐骨神经;另外消毒不严可引起注射部位感染,部分鸡会出现瘫痪。要注意注射剂量,建议按照推荐剂量使用,不要盲目加大剂量。
免疫后出现肿脖子、肿头、肿脸
注射部位太靠近头部或针头方向朝着头部时,引起头部和脸部肿胀。切开肿胀部位有干酪样物和肉芽肿。鸡群精神较好,采食、饮水轻度下降,无死亡。—般5-7天可恢复,严重的持续2周后才能恢复。
如果只有个别鸡出现,可单独挑出来进行饲养、治疗。如果出现的鸡群较多,考虑细菌感染,使用无药残的抗菌类药物进行治疗。
做好环境卫生打扫和消毒,免疫用的注射器、针头等提前做好清洗,使用开水或酒精等无残留消毒,免疫时经常更换针头。
疫苗选择要根据鸡的日龄和接种方法来确定,并严格控制免疫剂量。